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其主要的开展基地是博物馆,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能基本实现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深度学习。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中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教学目标。
  关键词: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应用策略
  2016年,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现代中小学教育要充分融入研学旅行,博物馆对于我国目前的研学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我国首次遴选出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其中有51家博物馆和纪念馆。
  1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主要模式
  1.1 以讲解员为导向的拓展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或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这种学习模式比较适用于历史类和艺术类的博物馆。
  1.2 以研学单为导向的参观浏览
  研学单主要包括导言、主题、知识导航、拓展思考、馆中发现、评价量表等内容。研学单可以由学校教师、馆内人员以及学生共同设计,带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梯度,能够为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服务。通过开展研学单学习引入模式,能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地开展相关的研学,能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完整的认知体系。
  1.3 以科学探究为导向的深度学习。
  好奇心、好玩心以及好胜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孩子的好玩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动手实践,提升自身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对其进行正向鼓励,鼓励其不断超越自我。教师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这一类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科技类博物馆。
  2 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主要包括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以及自主发展等。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研学旅行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开展研学旅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能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通过博物馆研学旅行,学生可以参观馆内的藏品,理解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探索欲望,丰富知識储备。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博物馆与研学有效结合存在的问题
  3.1 研学活动设计相对较落后
  部分博物馆在设计研学内容时,主要是以参观、讨论、讲座等形式开展,这样的模式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导致最终的参与效果不够良好。
  3.2 研学结合意识不够强烈
  部分博物馆对研学意义的认知程度不够,存在群众文化基础薄弱、职工拒绝走出思维定式、研学模式不受重视等问题,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显得比较吃力。有些博物馆就算开展了活动,也因为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且开展的形式较为单一,导致活动开展无法取得好的成效。
  3.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内设机构尚未优化
  部分博物馆,特别是一些基层博物馆,研学意识相对落后,不够重视研学课程,且自身管理体制也相对滞后,内部机构设置不够优化,这些情况都会阻碍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
  3.4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力较为薄弱
  博物馆走进社会生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文创产品,而结合研学主题研发出来的文创产品会以另一种形式将研学体验凝固,持久发酵。但是部分博物馆不具备开发文创产品的能力,特别是博物馆实行免费制度以后,部分博物馆的营销推广意识十分薄弱,也缺乏创建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的意识,导致博物馆艺术性以及趣味性都在不断降低。
  4 博物馆课程中实现学生研学旅行的策略
  4.1 校馆联合开发
  学校与博物馆在开发博物馆研学课程时,大多采用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解说的方式,由老师进行辅助,这种方式能强化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例如,在讲解石刻艺术时,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前往齐文化博物馆石刻展厅。首先学校与博物馆要以研学为基本教学目标,共同制订相应的研学内容,包括评价表、合作实践、馆中发现、研学导言、主题思考等,这样能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次,学生在步入充满石刻的展厅时,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以及石刻的来源;最后,教师在现场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石刻的美,让学生自己感受石刻的美,并把石刻的局部临摹出来。这种研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2 师生共同参与
  在确认了基本的课程主题后,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教师要充分挖掘潜在的具有价值的学习主题,根据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等基本原则对课程进行设计。在参与课程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一起合作,为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探索故宫”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进行初步了解,并让学生自行选择相应的主题,如故宫布局、会说话的故宫色彩、故宫的雕塑智慧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游览故宫时,教师要让学生对已经确认的主题进行探究,并将其记录下来,同时记录自己在故宫中发现的小秘密等,与同伴一起交流学习,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游玩结束以后,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主题充分展示出来,并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能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4.3 专家专业引领
  在对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开发时,除了要重视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学校教师的合作外,还要主动、积极邀请与课程相关的专家与教研员参与其中。当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能融入各学科专家力量时,才更能朝多学科内容的融合模式发展,更能凸显特定主题,并以STEAM教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基本目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的融合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4 结合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进行基本落实,在对博物馆研学课程进行开发时,教师与工作人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把学校的课程资源及博物馆的教学资源科学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体现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性以及选择性。
  5 结语
  博物馆研学方式正在快速发展,但这种研学方式的长远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推进。因此,博物馆要积极地与各个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开设具有针对性、面向不同群体的研学课程,并积极完善自身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研学旅行课程得到充分开展,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博物馆研学课程中能学有所得,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佳.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细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194,200.
  [2]教亚波.试论当前博物馆与研学旅行的有效结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3):108-110.
  [3]王芳,林优白.“诗路金华”建设与诗歌文化传承—以金华市博物馆儿童诗歌文化研学规划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6):92-94.
  [4]牛志华.新形势下馆校合作模式探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4):96-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34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