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械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向阳
摘要:随着机械及机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企事业单位对高技能应用型机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高职机械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课程改革;高职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需求
当今社会,机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充分利用机械技术的机械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机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绿色环保要求,低碳低能耗的经济政策导向,使机械的经济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机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现阶段商务人才的储备量远远达不到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机械人才定位
机械人才定位在于:一是机械操作人员,这是最广泛的商务应用人才,只需懂得如何操作商务软件,如何使用机械功能;了解商务活动基本要求,了解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二是技术服务型机械人才,能精通机械技术,如机械维护、机械系统管理、商业网站建设等,能针对市场,进行行业调研,作出商务需求分析,为领导决策层提供可靠第一手完整资料。上述二种人才类型,机械操作人员,需求量最大,而技术服务型商务操作人员,业务要求更精,各有各的侧重。
三、高职机械专业当今教学现状与探讨
机械人才属性类型,偏向于高技能操作型,而侧重培养这一类型的高职院校,目前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却还存在着这样与那样的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我国的机械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整个教育体系还未完全成熟与健全,并且由于机械涉及到机械技术等多专业领域,多学科交叉性强,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机械运用能力与机械维护能力课程粗放式的揉合,各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度还不足。2、师资力量方面,大多数教师是非机械专业出身,是机械机械专业或者管理专业毕业的,并且大多缺少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缺少企业的实际操作与管理经验,也缺乏第一手的切身的机械案例等等,最明显的特征是缺乏双师型的教师或者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足。3、机械实训平台软件缺乏,特别是适合高职自身机械的自主开发的少之又少,很多学校甚至不愿意购买机械或者进行及时更新旧的机械。4、实践课时比例不足,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很小,存在理论课时比例严重大于实训现象,并且对实验、实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时间安排也缺乏条理性与系统性或存在部分缺失现象。5、双证书推行重视度不足,由于机械专业课程多,教学任务繁重,许多学校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上以学生自愿为主,没有积极引导与组织,或者在学分制创新上没有给予一定的优惠。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专业教学目标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教学培养重点。课程设置以岗位能力为要求,进行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与与机械操作实践相结合,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与学生生产性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以够用为主,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机械证书,商务英语证书等。2、在师资力量上,可以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引进既有理论、又有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其次采取导师名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助,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以求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定期对35岁以下的专业教师,下厂挂职锻炼,以提高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与非学历业务进修: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时动态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发展需求情况,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3、实训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购置高档次的机械操作平台、物流软件操作平台,建立机械与物流综合实训中心。4、在实训项目上,应分级,分类,分层实施,并以足够的课时保证实训,基本的经验在理论与实践比例上达到1:1,实践大类包括机械营销与网站设计及商务考证三方面。其中机械营销内容包括机械营销,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机械法律,企业内部管理等;网站设计内容包括网页编程基础,网页制作,机械机械基础;商务考证内容包括机械模拟平台,机械考试平台等。5、为了解决师资力量,实验室紧张,正版软件费用大,而且使用期有限,学生社会实践对口单位难找等诸多问题,采取校企合作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力学思路。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企业合作联合办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优点在于一是学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也可以校内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采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师制,学生实训成绩主要由企业导师给出,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二是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在机械中的实际问题,并将企业的机械方案引入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用,有一线操作感受而非模拟软件的实训,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性与学习主动性:其次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增强企业工作的阅历,为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为企业今后的人员招聘,提供合适的人选。三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真正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与类型,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案,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好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结束语。当今机械技术高速发展,机械应用向社会各个行业渗透,时代对应用型商务人才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相应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不断推进与完善,并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潘郁,潘芳."机械"本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创新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2]刘尧.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7-5-21.
[3]周水平,涂传清.机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