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信息化:以人为本 以用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霍娜
栏目寄语:
当今,复杂而剧变的宏观与产业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已难支撑企业应对这种挑战。当今的市场竞争,胜出的企业,得当地应对这种复杂性;卓越的企业,主动出击,通过驾驭复杂性而获益。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走向以人为本,才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对产业观察和思考,赛迪传媒于2011年7月14日发布了《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白皮书》。白皮书发布后,在业界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中国计算机报社在11月29日举办了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之国资委下属企业CIO沙龙。本期专栏归纳了沙龙上CIO的精彩观点,探讨央企信息化现状和以人为本趋势,以飨读者。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下属企业是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先锋,信息化建设系统覆盖面广,基础用户数量大,带动效果显著。然而发展至今,这些企业信息化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烟囱林立”的各种业务系统如何有机整合;总部与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之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如何更有效地管控协作;面对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如何智能分析数据以支撑集团战略的贯彻和业务策略的制定……这些都考验着其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智慧。
唱BPR的反调
规范与个性统一需包容渐进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简称国机集团)是国内机械工业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有5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6家上市公司、70多家海外服务机构,由国资委直接监管。我们集团是两级法人治理结构,业务领域涵盖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版块,彼此业务差异很大。”
“北京金隅集团归北京市国资委直属管理,业务分水泥、建材、物业、房地产四块,各个板块各不相同。我们的集团管控的方式是做数据标准的统一,把财务、人力资源和办公平台统一,业务系统各做各的。”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所属的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自1995年重组以来,构建了包括地铁、高速公路、水务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以城市住宅开发建设为核心的房地产业和以投行并购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三大核心主业。作为一家投资性企业,我们更多是靠头脑智慧和行业经验来挣钱的,流水线式的流程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低效的。”
在“以人为本信息化之国资委下属央企”沙龙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信息处处长朱学新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张媛、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办公室副主任邢伟一不约而同地道出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集团式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业务差异很大。
如此,要央企的信息化很好地支撑集团战略、业务发展和运营管理,需要在统和分之间做出很好的权衡,普遍的做法是,从人力、财务、办公等方面来统一,业务系统各自独立,做好数据标准,对接应用。
沙龙上,大家对信息化从基础建设初步阶段到流程优化的发展阶段再到以人为本的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势表示认同。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企划管理部主管武红光表示,以IT基础架构为中心的建设和以流程为中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绩效,但对人的关注还不够,需要把流程与人更好地结合,更大发挥人的价值,从而最大化IT的投资。他指出,现在央企信息化对基层员工层面的关注度不够,基层员工对信息化的热情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应该通过信息化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对此,朱学新认为基层员工之所以参与度不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用基层员工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信息化对他意味着什么,导致他们认为建系统就是IT部门的事,与他无关;二是在IT系统需求设计、产品开发、上线实施的链条中,信息逐层转变减弱,导致最终不是系统解决员工需求,二是要员工操作流程和习惯要跟随系统而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业务流程的问题。对于国外非常推崇的BPR(业务流程重组),我认为,在中国未必尽然。我们需要的是持续改进,渐进式的优化,而不是推倒重来。以人为本将是流程规范和人的个性化的高度统一,但其发展过程应该是渐进式、包容式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式发展。”
国机集团的信息化现在采取统分结合、分立指导、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本身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性和差异,建设管理的难度最低、周期最短、成本最少。
协同、BI 都要以用为本
“除了流程优化的问题,要发挥IT的更大价值,还有一项工作应该加以完善,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做好系统的UI设计,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因为只有用户界面更友好、易用,才会促进人们更积极地去用系统,才能发挥IT的价值。”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处长洪宝恩在沙龙上指出,“国资委对央企网站的考评已经是第三年了。央企网站必须做好UI设计,因为不同于以往只是企业形象宣传、发些新闻的功能,随着国资委对央企企业信息化能力建设的考评深入,网站要承担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员工以及外部客户建立协同关系的功能,甚至加入电子商务的功能。”
央企需要将网站、OA、即时通信、视频会议系统、邮件系统集成,搭建统一的协同沟通平台。据记者了解,在这方面,微软的办公平台Sharepoint、邮件系统Exchange和统一通信Lync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有很好的应用。对于BI,与会的嘉宾认为,因为央企集团业务的差异巨大,不合适在集团层面建立统一的BI系统的,得根据业务和服务对象分别建立,以用为本。
不同于信息化进程很靠前的神华集团基于业务指挥系统,做大量数据分析,支撑领导和员工做决策支持的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自身信息化应用环境和业务需求,建立的是常规性的决策支持体系,分集团和子企业两级数据中心,分级建立数据仓库,然后汇集数据,利用那个专业分析工具得出决策报表在门户展示,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 洪宝恩介绍。
在数据方面,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非结构化数据。“作为一家投资性企业集团,流程里的结构化数据对首创集团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多的是靠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头脑风暴的视频、声像材料、调研报告等,这些对我们的决策更关键。” 邢伟一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仅仅把这些信息分门归类,在企业门户和知识平台上共享,各级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去检索、查询这些非结构化的资料。”
对此深有同感的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信息部部长卜一秋。她认为,要实现非机构化数据的全文检索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建筑研究设计院有很多一线的设计和施工图纸,虽然可以扫描存储,通过构建图库进行检索,但有些不是符号化的东西还是很难检索得到的。
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油田
沙龙上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峻分享的中石油的经验和体会非常典型。中石油现在有70多个大系统。“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云计算,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和系统资源,降低数据中心和计算能耗,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来提升IT资源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马峻还分享了中石油物联网数字化油田项目,在协同和BI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他介绍,中石油下属有很多油田,做勘探、钻井、采油、炼油的工作。上游的勘探有地震勘探、物探、测井、打探井等方式。中石油通过物联网手段一方面是实时采集勘探信息传到数据共享平台,在这个共享数据平台上根据各个不同的数据来源,比如说勘探的、钻井的、地震解剖的数据,再加上在开采的过程中注水环境模拟,得到不同的专业的图形和决策数据,然后统一协同办公,支撑决策。另外,中石油还在系统管理、移动办公方面不断做尝试,希望能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体验,实现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应用。
而在沙龙上,微软中央企业业务经理秦尹总结说,CIO的职责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是搭建IT基础设施、管理内部IT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是应该成为CEO的业务助手,利用IT架构平台,提供更多便利、更多全新体验,在市场变化特别快的时候,IT应用的价值就会体现更明显。微软将致力于以人为本,帮助客户实现IT最大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9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