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进步和互联网教学的引入,计算机专业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就需要获得移动互联网终端支持和辅助。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科学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展开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用技能。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终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1-015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科学发展。因此,文章将主要从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对于计算机学科教学来说,其综合性非常强,学习的深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疑问,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和帮助,一方面,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基本上中职生人手一部手机,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务,学生能够借助手机随时随地查询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有效应用移动互联终端,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间构建更加紧密的联系,方便学生解决疑惑,而教师也可以有效应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展开授课,如应用网络视频授课来展开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同学生展开隔空交流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2.1 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认知问题
  从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并不是十分准确,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相关案例分析,移动终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直接受到教学理念及管理方式的影响。而在新的形势下,教师需要转变认识,例如认识到ipad、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这些移动终端设备,将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认为学生无法科学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学习,这样将会严重制约学生的课堂学习延展,不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巩固练习。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课程设计认知也并不是十分的科学,尤其是在一些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和课程资源内容,教师并没有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融合,这样一来,就严重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的效率,不利于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提升。因此,面对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认知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2.2 学生对互联网终端的使用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科学便捷的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但是部分学生却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游戏和娱乐,严重浪费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学习作用和价值,严重阻碍了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虽然移动互联网终端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有助于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娱乐,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终端的科学使用。可以说,学生如果不能对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使用,就会使移动互联网终端失去原有的应用意义和价值。因此,面对学生对互联网终端的使用问题,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移动互联网终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问题
  移动互联网终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如何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客观表现来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需要多种辅助课程进行教学,包括一些绘图课程等。然而在教室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很好地将这几种课程有效的融合到一节课程中,这样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终端,加强课堂的辅助学习,从而更好地获取计算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移动终端内容设计中,部分重点的课程资源并不是十分完善,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使用和学习。因此,移动互联网终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问题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发展。
  3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1 提高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认知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使用。首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就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课程,这样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带动计算机课堂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对本专业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课程设计以及知识点的内容方面,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教学课程可以借助终端设备,充分利用网易云课堂等学习平台来展开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進行计算机课堂教学。可以说,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科学价值,才可以使其更好地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   3.2 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终端的使用能力
  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的主体,只有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和使用意识,才可以保证互联网终端设备资源的科学使用,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学生的科学使用是互联网终端推广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课堂效率的重要基础。首先,学生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将移动互联网终端作为自己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娱乐的用具,提高课堂使用效率;其次,学生还要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资源课程进行充分认知和学习,保证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使用效果;最后,學生还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学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科学使用,推动学习效率地进一步提高。总之,只有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认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终端设备的科学使用,推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发展。
  3.3 提高移动互联网终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
  对于任何一种互联网教学设备而言,必须要保证的就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化与拓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移动互联网终端教学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
  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将互联网终端设备的课堂资源进行了解和浏览,这样在上课时才可以更好地引申和利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终端设备的使用;其次,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学习资源必须要充分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契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快地了解到终端资源的内容,便于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利用;最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终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学习资源,为提高自身的能力而学习努力。所以对于移动互联设备的管理而言,必须要提高自身课程资源的更新效率,同时保证课程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移动互联网终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与发展,这将是中职计算机课程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4 优化课程体系
  通过将移动互联网终端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应用,需要教师立足客观发展需要,针对课程体系来有效优化课程体系,做好编排工作,以此来避免学生在单一的学习环境中个人综合能力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相应软件来提升教学操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立足教学的特点,在课程编排上要体现出教学的特点,并且动态化进行应用,当学生计算机水平得到提升后,也要努力增加实践类教学的比例,不断帮助学生度过过渡期,在知识掌握水平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慧,焦素云,李勇,等.移动互联时代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29-30.
  [2] 丁倩,于建军.移动互联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7(6):219-220.
  [3] 雷琼华.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7(2):120-121.
  [4] 丁倩,张建彬.关于移动互联终端在中职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7(2):168-169.
  [5] 陈星豪,梁毅娟,何媛.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互联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构想[J].广西教育,2016(47):189-190.
  【通联编辑:张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5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