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阳市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分析了贵阳市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支撑等措施,以期加快贵阳市天保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天保工程;后续产业;问题;措施;贵州贵阳
  中图分类号    S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4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在我国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当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后,获得经济与生态双赢是可行的[2]。天保工程的目标是将森林保護与利用相结合,达到生态和经济双赢,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3]。发展天保工程后续产业不仅关系到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林农切身利益,而且也是激发和增强林区内生发展动力,稳定高效地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努力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新林区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1    工程区概况
  贵阳市土地总面积8 034 km2,占贵州省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是大西南重要的出海通道交汇点,川黔、湘黔、贵昆、黔桂铁路干线与正在规划建设的成昆、渝黔、沪昆、贵广高速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贵阳市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贵阳市天保工程于1998年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2011年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范围涵盖全市所有区(县、市),建设内容包含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开展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国有中幼林抚育、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有林业职工社会保险保障等内容,全市现有2个市属国有林场和1个市属国有森工企业,6个县属国有林场和1个县属国有森工企业。
  2    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天保工程后续产业主要存在基础薄弱、产权制度不清晰、科技含量低、供给侧矛盾突出等问题,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森林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
  2.1    林业产权制度不清晰
  林业产权主体虚置,集体所有权被抽象化,导致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林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保障。集体林权权属不完整,部分集体山林权属不清,林权纠纷易发多发。委托代理关系扭曲,集体山林的所有权与处置权关系不对应,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且缺乏制度和法律约束,导致代理关系被扭曲。经营自主权被弱化,集体林权交易往往受到行政规则的约束,产权经营行政化。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林农收益权常受到侵害,影响了林农积极性。
  2.2    基础设施薄弱
  林区道路、水、电、通信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经济转型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需要,制约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
  2.3    科技含量低和缺乏科学管理
  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技术改造步伐迟缓,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含量低,处于产业链末端,林产品附加值低,技术人才缺乏,多数林农缺少技术,不懂管理,难以形成规模,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低。后续产业经营发展上缺乏长远科学规划,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
  2.4    供给侧矛盾较为突出
  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行业信息不对称,市场开拓不足,竞争力较弱,覆盖范围偏小,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紧缺并存。产业链条短,外销途径受限;有机、绿色产品认证意识不强,品牌意识弱,市场认知率低;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产、存、销一体化的利益链没有形成。
  3    加快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要以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和多样化产出为经营目标,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发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和利用[3]。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快实现发展模式由资源主导型向自主创新型、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产业升级由分散扩张向龙头引领转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3.1    科学规划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目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产业体系,实现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从点、线、面多个层次确定森林旅游发展空间,规划重点旅游区域、精品旅游路线和经典旅游景点,推进森林康养产业与森林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具备森林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森林康养基地,加强森林体验中心(馆)、森林养生中心(馆)、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天保工程后续产业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按照科学规划、系统布局、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补齐林区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林区发展后劲。
  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的产业体系是增强林业自身发展实力、协调生态与经济关系的迫切需要[4]。在坚持保护资源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化步伐,打造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美誉度,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绿色食品、特色种(养)殖以及林下野生植物采集等新兴生态产业。重点以森林康养为突破,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向专业化、高品质延伸,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4    加大科技支撑
  深化林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好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构建多元化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整个体系服务能力。
  3.5    完善经营机制
  培育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林业龙头企业等5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加快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林业经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激活产业要素,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公司+基地+经营户”“公司+协会+经营户”“公司+基地经营户”等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林业产业”模式通過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3.6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支持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队伍、涉林企业等林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可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标投标等方式,引导专业服务组织为林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构建区域性林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提升林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3.7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鼓励和支持国有、民营、私营、外资、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参与产业建设[5],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后续产业的发展[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赋予林农自主权,可以有效解决林农增收和市场配置资源,促进林区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扫清林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4],保障林农和经营单位的自主权,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生产、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3.8    拓宽融资渠道
  用好国家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与政策性银行提供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林业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建立扶持性林业保险机制,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面向林农个人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探索利用信托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绿色金融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工具,搭建社会资本投资的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林业绿色发展基金。积极和深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鼓励国有、民营等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设立林权收储担保机构。
  3.9    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林业分类经营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根据森林资源空间异质性和主导功能,实施分区管理和分类经营。按照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模式,由单一的保护转变为保育结合,由单一的经营林木转变为综合经营森林生态系统,实行科学经营管理,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4]。
  4    参考文献
  [1] 何东进,吴景贤,谢益林,等.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2):186-192.
  [2] 刘璨,孟庆华,李育明,等.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区域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影响:以四川省峨边县和盐边县为例[J].生态学报,2005,25(3):428-434.
  [3] 王月华.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基本思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68-73.
  [4] 张志达.当代林业研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 罗增斌,黎家远,聂平,等.四川省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4):1-5.
  [6] 管小英,陈大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2012,289(1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