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多样化,大学课堂中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日益增多,本文以大学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详细阐述《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并进行择班试点,解析教学效果,达到有效提高公共课程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TP3-4;G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0 . 42
0 引言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渗透到各行業,带来各种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各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手段已逐步兴起并有取代传统课堂的趋势,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不止于多媒体课件+黑板,手机曾是课堂天敌,随着雨课堂的应用,却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好帮手,微信、qq等也都应用于课堂教学,构建网络平台,创建网络资源,共享教学,本文以高校公共必修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程中的应用。
1 课程现状
身处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是当今的主流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掌握一门数据库应用技术是社会对人才的迫切要求,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的“十三五”规划教材,成为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但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手段陈旧,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如下:
1.1 课程内容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采用ACCESS数据库为教学平台,是中小型关系数据库开发管理系统,教学内容多且复杂,很多内容学生才刚刚接触,才开始理解,但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充分接受又开始新的教学内容,许多文科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sql语句没有任何基础,本专业也很少涉及使用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高校实行教考分离,每年两次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几乎从不安排担任公共计算机课程的老师参与监考,导致教考分离,老师对国考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不能随之更新,于是授课内容与考试题型和内容不太一致,导致教师授课积极性也逐渐下降。
1.2 教学方式
大学中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从黑板+粉笔的模式中脱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上课速度快,教学信息量大增,学生不能完全深入了解,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学校安排理论课和上机课同步进行,看似合理,实际上学生上完理论课后,没有即时性的操作,理论内容得不到即时巩固,到了上机课则无所适从,完全与开始的预想效果相违背。
1.3 考试方式
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的公共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生硬,考试仍采用传统的纸质考试,创建数据库和数据库基本对象的操作等操作性很强的知识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考核,违背课程目标,不能体现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
1.4 学生基础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商务英语专业和艺体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必修课,由于该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结合联系度并不紧密,不知道如何在专业工作中利用其来辅助开展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作为艺体类和文科学生,发散思维强,对于强逻辑性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很多同学采取纯粹的记忆方式来学习本课程,导致课程知识脱节,教学效果差。
2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依托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引入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号、雨课堂、课程交流群、超星泛雅平台,开启“互联网+教育”模式,并进行试点教学,在线与学生、教师进行同步交流,同时可以将问题传到问题解答系统,从而向其寻求解答。期间不断对教学平台进行测试和维护,以“上课+上机+上网”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将慕课纳入考核,总成绩由20%的慕课成绩、20%的平时成绩和60%的期末成绩组成。
2.1 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课程教学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应用课程数据库示例,课前利用微信公众号,预告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手段先了解学生自行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着重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微信小程序——雨课堂,学生通过手机与教师同步课件、互动答题、随堂签到等操作,深化课堂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实验课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实验内容,每次实验内容已经上传网络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可以随时观看录制好的慕课学习内容,通过反复的看、重点的练提高操作技能,保证每次实验课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课后通过课程交流群、慕课平台、超星泛雅、微信公众号推送作业,学生可以在交流群中探讨、在超星泛雅中提交并查看作业情况。
2.2 班级试点改革
详细分析并改革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提炼知识点和难点,总结学生在该门课程上的学习特点,对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初次尝试将雨课堂、微课、微信公众号、课程交流群、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引入到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中,进行“互联网+”的教育模式进行班级试点教学。
在试点班级中,课堂出勤率高达99%,及格率达98%,在学生有效评价中,对本课程学习感兴趣达80%,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2.3 成效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课件不仅是暂时性在课堂上展示教学内容,课后学生仍然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平台进行查看,对不懂章节进一步深化了解,雨课堂中的习题互动也很好的展示和强化了课堂内容,化繁为简,学生较易接受;教学方式多样化与信息化,手机不再是课堂中的洪水猛兽,而成为学习的利器,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采用网络平台共享学习资源,不管学生基础知识如何,都可以通过视频讲解和知识拓展掌握本课程;同时,可以在线进行模拟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模拟,预习知道知识点的测试方式和题型,有利于提高测试通过率。
3 结语
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平台,推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建课程微信公众号,在线实时推送每周上课知识点、知识拓展、预习提示等;建立课程交流群,共享本课程一切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应用雨课堂;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对课程中的难点和操作性强的知识点进行录屏,完成教学视频,并完成每个章节具有针对性的习题集锦、进阶练习等训练,通过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的改革,经过班级试点,具有较大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刘阳.“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库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15).
[2]范铜川,梁成森.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9).
[3]张美华,朱承璋,邓忠涛.微课模式在VFP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9+12.
[4]张美华,欧云.关联规则在高校评教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1):31-35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09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