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克良 李兆丹

   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作文的训练质量,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作文训练套路,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对路的作文训练方法,现总结出来,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教师要有可为的思想
  
   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作文平均分没有提升上去,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倒是学生的作文基础越来越走下坡路。这说明了我们不少教师在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文风的花哨,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内容空洞,堆砌材料,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可以说取巧的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
   大家都知道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作文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化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只有通过练习达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梳理出来,排成序,然后通过练习一个个解决。配合上相关的选文组成单元,一个单元解决作文的一个重点问题,虽还是做综合作文,但作文指导、批改、评分、讲评都突出训练重点,符合单元重点要求的给高分,非训练重点的问题在以后的训练单元中去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以作文技能为中心,读写结合,选文服从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要有序列,统筹安排
  
   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地训练一两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针对学生的实际,笔者是这样构建训练序列的: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语段写作、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分解论点的方法的训练等等。一般安排四到五次这样的专项训练,目的是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为学生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结构技法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快速搭建好文章的结构框架,训练运用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文章的能力,其中又以并列式为重点。每一种结构模式训练两次,总共是六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减少因思考运用何种模式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把构思的主要精力放在审题立意和选用材料上,从而达到快速成文的目的。
   第三阶段: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学生快速审准题意的能力,训练的重点可放在话题作文上,分为一字型、一词型、句子型、观点型和寓意型等几大类别,加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力求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一般进行五到六次针对审题的专项训练,达到不管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快速准确确立中心的目的。这个阶段依然不能放松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练习。
   第四阶段:作文升格的训练。这个阶段是在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作文基本定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安排的。主要是全面巩固前阶段训练过的内容,能使学生自觉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学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改,掌握提升作文层次的方法,并对自己写作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力求使作文水平得到一次新的飞跃。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重在心理调试,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以范文开路,微观指导
  
   选文首先是自己学生的作文。选这样的作文既亲切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或警策作用。为了挑选出合乎每一次训练重点的作文,需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选出优秀作文和病文。病文比较容易挑选,优秀作文需要仔细斟酌。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作文热情,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我们每一次都尽量挑选不同学生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这样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好每一次作文,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让老师看中,他们都使出浑身解数。
   其次是非常标准的名家名篇,主要有《理想的阶梯》《说“勤”》《怀疑与学问》等等。这几篇文章确实是经典的议论文,很有学习和模仿的价值。比如《理想的阶梯》,我们觉得除了字数,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为高考议论文量身定做的。比如题目(简洁醒目)、语言(朴实无华)、材料(十分丰富)。文章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出色。它使用了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形式,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选择名家名篇的文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名家的作品也并不总是高深莫测的,其实也是可以学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选择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新颖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充盈的才气、酣畅淋漓的语言表达或许是我们的学生学不来的,但是文章的思路、结构、材料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比如2006年广东省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的对照式结构,2007年广东省优秀作文《实现心中的理想》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这样的例子很多,每年各省涌现出来的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要体现对命题趋势的研究
  
   “稳中求变,变中求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稳”是命题的主流,从近六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来看,“稳”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关注现实,以生活现象为主题,重视社会的细节、潮流、内涵等。如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江西题“雨燕减肥”、北京题“北京的符号”等。其次,关注人生,以人生价值为主题,探讨生命的内涵。如2006年辽宁题“肩膀”、江苏题“人与路”、湖南题“谈意气”,广东题“雕琢心中的天使”等等。第三,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的命题思想不变。其中社会的责任意识、传统的人生精神和人生的悲悯情怀是重点。
   在“变”的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作文命题的多元化已成定局。二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形式开始相互渗透融合。三是作文评分标准将更加严格,首次出现错别字错一个扣一分的新规定。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命题趋势的研究,我们将研究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同时力求让作文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有激发功能,既让人人有话可说,又让优秀的学生能脱颖而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卷。第二,题目既要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限制。第三,有新颖性,使学生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难以照搬现成作文。
  
   五、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写字教育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进入高三后,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购买一本字帖,书写内容是关于高中必背的古诗文,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时每天“偷闲”练上十几分钟。长期坚持,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把该背的书背下来,可谓一箭双雕。
   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象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这些习惯,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
   高考作文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潜心研究,把握考场作文的备考规律,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实际的科学高效的备考方法,倘能这样,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学生笑傲考场,夺取最终的胜利。
  (作者单位:东莞市华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