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分析及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储梅萍

  摘要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的多向阅读过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即数学阅读能力低下,造就了一批数学学习的“差生”。探讨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及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数学阅读 心理机制 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常常被误认为是公式的演绎、习题的操练过程,数学书的功能被异化为习题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也成了教师带着学生走向预设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背后是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即数学阅读能力低下,数学阅读障碍也造就了一批数学学习的“差生”。因此,探讨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及教学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分析
  
  1,数学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慎重地、有意地精心锤炼过的,它是语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数学阅读首先是数学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每个特定概念都有其相应的内涵和外延,数学教材文本也就是诸多的概念和符号连接而成的。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符号的联系越发精密,学生对教材认读就是感知阅读教材中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每个数学术语和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才能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教材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2,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
  如果说数学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是数学学习的敲门砖。那么,构筑数学学科体系还需要混凝土,这些混凝土便是数学教材文本阅读的概念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知道每个概念的含义,却不能准确理解和描述出其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这一阅读障碍的成因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缺少必要的、主动的联想和类比,也就是概念的主动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数学阅读中的重要心理机制。
  3,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阅读和数学学习的过程,必然经历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建立其知识的稳固结构,它区别于文科材料的死记硬背,必须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从知识分类层次上讲,更多的是程序性知识的分析和记忆过程,这种记忆有时靠多次重复的强记,但更多的是依赖重复练习和操作来强化和记忆,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法则后,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把这种计算法则内化为技能,达到自动化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外部知识到内部语言的转化,实现知识的成功理解和记忆。有时,通过阅读,分析定义中概念的连接方法,也会促进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分析,有助于教师明晰学生数学阅读和知识记忆的内化过程,从而为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心理依据,提供了教学设计的内在支撑。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较旧版而言,增加了许多的图片例证,使知识更具直观性,例题解答方式的呈现更具开放性,常常提供诸多的解题方式供学生选择,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教材文本的可读性,为强化数学阅读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
  
  二、数学阅读探究
  
  1,创设数学阅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心理趋向。
  孔子曰:不悱不启。可见学生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疑问基础上才能促进主动学习,数学阅读亦如此。“学贵有疑”,这种疑起源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和学习心向的把握上设疑、设问以及学生一知半解时的追问。
  2,依据不同的学习材料,指导数学阅读策略。
  有研究表明,学生总是把“重复”作为阅读理解的主要策略,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传统的文科阅读策略应用到数学阅读上固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效果甚微。数学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悟和积累,学生掌握了数学阅读方法,就是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必将终生受益。
  例如,划线提示法适合于审题能力的培养,设问: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学生粗略感知而急于求成,提问便解答。而忽略“除法”二字,关注点的偏差出现审题错误,提了加法、减法等其他方法解题的问题,这时,如果指导学生养成重点词语表注的方法,此类错误可大大避免。
  3,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
  学生数学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它要求学生主动探索结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离开教师的教鞭指引和语言提示,学生往往“跑马观花”,产生“眼比脑快,脑比心快”的错误阅读方法。纠正和改善这种错误的有效方式便是手脑并用,要求学生“手到、眼到、心到”,用手中的笔进行阅读指向。控制阅读速度,通过圈圈划划,演算推理,从而促进阅读细致的习惯养成,使阅读的过程转化为主动阅读。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的多向阅读过程。教师如果深刻理解了学生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不断探索其实施策略,必然有效促进其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过程。发挥好苏教版教材“可读性”的优势,引导学生亲近书本,也必将成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4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