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牵手“课堂观察” 走近专业听评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平

  信息技术学科是发育中、未长成的婴孩,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发现教师专业生活的种种美好?如何专业地听评课?如何观察自己的课堂,解构意义,构建新的意义?如何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学习理论的引领下,于课堂中找到研究的乐趣,于每个教育实践的细节中找寻意义的存在,于专业成长中找到属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意义的教师专业生活不能从课堂之外或之上的某种道德赋予和理性秩序中去寻找,而是要打开“课堂”这本大书,从教师专业生活场所――“课堂”中找寻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意义。本文的意义便在此。
  一、认识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行动。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或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一般流程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源自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方法,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量化的课堂观察无法掩饰其纯技术的缺陷,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种志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始走入课堂观察,这使原本被剥离出来的课堂教学事件、教学行为回归课堂情境,研究者从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融合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诠释课堂,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丰富了课堂观察的内涵和方法。按观察的主体不同,课堂观察可分为自我观察、同行观察、领导观察、专家观察、学生观察等。本文主要研究“同行观察”。
  二、感知课堂观察
  第一次课堂观察,任教教师是一位年轻的初级教师,课题是《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教研组5位教师,其中,1位上课、1位摄像、3位负责课堂观察。选择的观察点是:教师讲解、有效提问、学生活动,所有的观测量表都是模仿化学课堂观察案例中的量表制定的。活动按学校提供的课堂观察流程展开。因为人手少,课堂观察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很多,手忙脚乱,最后数据的整理不得不靠课堂实录资料。从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到课后会议,教研活动历时一周多。今天回想起来,那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不过,初识课堂观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原先培训教材中观察框架图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从模糊逐渐清晰。原先成熟的量表,我们发现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课堂观察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让普通的听评课走向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研究。
  笔者以“教师讲解”作为观察点,在观察记录教师语言表达中的“口头禅”维度时,3分钟内统计任教教师口头禅“啊”有10次。这些数据反馈给任教教师后,立即受到任教教师的关注,该教师因此计划练习语言表达基本功。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进行演示、讲解往往要借助多媒体软件控制学生屏幕。由于教师在讲解中难以分身,自身观察课堂的能见度很低,学生抵触“屏幕控制”的情绪经常被忽视。因此,笔者修改了观察点的量表,加上“屏幕控制”维度。该维度记录的数据是:一节中教师控制学生屏幕共12次,11次广播演示教师机屏幕,1次转播学生屏幕。有4次教师屏幕广播,学生强烈不满;有3次教师屏幕广播,学生有些不满,转播学生屏幕较受欢迎。为什么学生对教师控制屏幕集体讲解很反感?什么时候对屏幕控制的反感最强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这些负面情绪与我们教学行为有关。每一次课都是一次历险。如果我们设计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孩子们对我们的课堂充满期待和激情,便会减少这样的负面情绪。所以,教师要调整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这些记录、问题、反思和建议形成了我们最终的观察报告。
  在记录中,我们发现了平时忙得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以致被忽略的教学现象。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平素视而不见的问题。在反馈中,我们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在思考中,我们也校正了自己的思路和教学行为。年轻的被观察者也欣喜地告诉我们,她收获了太多提高教学效能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或建议。尽管这是第一次课堂观察活动,我们对活动流程及技术理解有偏差,相比其他教研组,我们在观察点选择、量表制作方面特殊性更明显,但我们认识到,每个“自我”都是有限的,教师仅仅靠自我研修远远不够,如此课堂观察,能让我们站在团队的肩膀上研究课堂,大家分享评课后的快乐,收获团结、协作和进取。
  三、深入课堂观察
  面对每一个任教教师、每一个不同的课堂,如何选取合理的观察点?如何设计量表?如何将课堂观察理念和技术移植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在行走中思考,我们也赋予了课堂观察新的意义。
  1.观察点乃生长点
  我们认为,观察点就是个人发展的生长点,通俗地说,就是个人发展中的需求点、增长点。信息技术教研组人数比较少,很难像其他学科十多个人共同观察一节课,选择多个观察点实在是人力不足。因此,信息技术课堂观察点的选取宜少,聚焦某个生长点,忌网撒得过大,影响观察和研究的深度。
  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层次的成长需求,因此,不同层次的教师应设置不同的观察点。对于新教师或入职时间较短的教师,课堂观察点的选取应立足基本功。例如,如何用语言有节奏地表述学习要求?如何用心记录学生回答并做出恰当回应?如何在学生答非所问时自然追问?如何将教学层层递进?发展期的教师一般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有较敏锐的洞察力,但因为积累不够往往会遇到新的成长问题。所以对于他们,观察点的选取可以关注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框架。例如,如何将经验概念化?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如何更好地理答?对于成熟期的教师,观察点的选取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及其风格的形成。
  观察点的确定,一方面要关注教师说课的内容,关注个人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团队交流互动中选取观察点。找准了观察点,便是找准了个人或团队的专业发展点。
  2.量表也是温情的
  量表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工具。“量表是从丰富的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利器,它代表观察者的专业水平,也代表课堂观察的技术含量”。量表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量表。例如,对于“提问的有效性”量表,制定者需要对精心设疑的意义、设问的方法、如何理答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先进的理念、评价标准和基本思路,是很难制定有价值的量表的。量表的制定除了需要制定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更要关注任教教师的特点、个性和风格。新教师重点关注他们用心记录学生的回答、恰当回答及遇到学生答非所问时自然追问的能力。资深教师要关注问题层次性、逻辑性等。所以量表应该是为任教者量身定做的,应该是温情的,独一无二的。
  3.流程是可以变通的
  课堂观察的宗旨是指向学生有效学习,指向教师教学行为的诊断与改善,指向学校合作文化的构建。对于课堂观察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要的流程和固定的格式固然重要,但面对新的校园环境以及不同的学科特点,我们在活动中应抓住课堂观察的灵魂,在时间、形式上灵活地处理,多种方法并举。比如,课堂观察比较耗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等各种交流手段,适时地对“面对面”的课堂观察活动进行补充和调适。课堂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主要矛盾,不能面面俱到,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泛泛而谈。总之,不断优化流程,才能真正地将课堂观察技术和精神移植到自己学科的课堂中。
  4.课堂观察是传统听评课的孪生姐妹
  课堂观察这种方法善于对课堂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却常常忽略课堂的完整性、综合性。另外,它只能对可感、可视的直观现象与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不能包容所有的行为和观察点。课堂观察后的评课环节,稍不在意就会变成对任教教师的批斗会。
  传统的听评课更侧重从经验直觉出发对教学行为做出印象性、笼统的评价,更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关注课堂的整体性、全局性,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传统的听评课更注重定性观察,通常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等)呈现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分析手段一般是质化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课堂观察是传统听评课的孪生姐妹。目前,有些听评课活动,一方面请一位资深教师按传统听评的方式对课堂进行观察,观察时抓大放小,聚焦关键教育事件,尽可能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及时记录。另外,安排其他教师按观察点分头进行课堂观察,对课堂教学进行定量研究。可见,二者不可对立,应该统一。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听评课,还是课堂观察,如果没有对教育理念和技术的突破,听评课的效益很难得到保证。因为所有的评价都是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的,而评价的内容、标准、思路才是其关键。
  四、超越课堂观察
  在行走中,传统听评课牵手“课堂观察”。当重新面对“课堂”这本大书,我们才真正明白,课堂观察对我们的意义超越了技术和方法。技术后面的科学原理、科学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它让我们真正理解和欣赏了教育研究的精髓和魅力。一旦清楚了观察的意义,研究就可以不受已有方法、技术、手段的限制,复杂的课堂更需要审时度势的智慧和人文判断的能力。这也许正是我们要找的成长秘方。
  任意删除其他学生的作业、破坏键盘和鼠标、解锁被保护的硬盘并破坏数据、偷偷玩游戏、作品里充斥恶俗文化的影子等等。这些信息技术课堂特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关注的点,成为关键教育事件,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我们记录着,思考着,也许百转千回后仍然是山重水复,但我们的专业生活不再是那鼓噪简单的重复。思考的过程是启蒙、启明的过程,思考中我们获得新的成长力量,我们自身也终于实现了超越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课堂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中国德育,2007(3).
  [3]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