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设问题 激趣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爱民

   【摘 要】问题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巧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 教学 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而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的意义远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可见,问题设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问题”设置上下功夫。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师理应在问题设计的目的、发问的技巧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现将笔者在教学中有关问题设置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模拟生活体验设疑,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政治课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如果模拟生活实景并提出问题,就能使学生迅速地融入教学过程,积极思维。例如,在讲授教学“价值规律”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情景:情景一:市场上有两个待交换的手机,品牌、型号相同,价格五百元。卖者2人,人均一个;买者4人,每人欲购1只。情景二:市场有卖者4人,人均1只待售手机,买者2人,每人欲购1只。由学生模拟买卖过程,之后再组织他们讨论如下问题:手机交易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由于情景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由他们自己来表演,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轻易地被激发了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随后,笔者又趁势提出问题:“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当某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企业应如何面对危机?”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献计献策,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了知识。
  
  二、巧借已有知识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因而教学不是从外部填入新知识,而是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是知识的处理与转化。因此,教学应注意新旧知识的链接。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所学知识的矛盾来处设置问题,如物理学上的“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区别,经济常识中的“价值”与哲学上的“价值”的区别,日常所说的“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的区别,生活中的“钱”与经济常识中的“货币”的区别,等等,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回答,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打破思维定势设疑,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于无疑处设疑,投石激浪,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让学生用所学哲理对“逆境使人成功”进行分析,这一问平中见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踊跃发言,纷纷列举在逆境中成功的事例,并分析道,“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逆境使人坚强,激发人的斗志,所以“逆境使人成功”这句话是对的。此时,笔者点拨道:“是否所有处在逆境中的人都会取得成功呢?”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在逆境中,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用哲学术语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样,学生就在探究中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四、鉴赏优美诗画设疑,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不断发掘有趣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这一节时,笔者就选用了诗画入题,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幅画,让学生为它们命名,对此,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随后,笔者再打出这两幅画的名字――“踏花归去马蹄香”和“深山藏古寺”。让学生分析这两幅画的精妙之处:画面虽简单,不见一草一木,但“含不尽之意于画外”,几只蝴蝶激起了欣赏者的丰富联想,生动地表达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寓意,令人叹为观止,从而不得不佩服画家的巧妙构思和艺术造诣。“深山藏古寺”画面上不见寺庙的一砖一瓦,只见到在溪边汲水的老和尚,却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上升到哲学角度看,这正说明了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古代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积极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通过知识比较设疑,树立学生的严谨学风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创设问题情景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质疑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矛盾的普遍性”在教材中有两处不同的表述,一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另一处是“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六、发掘趣味问题设疑,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有趣味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浓烈的参与意识,而且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还有利于突破难点,并澄清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如在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笔者就引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漆黑寒冷的夜晚,一位年轻人驾车行驶在郊外,突然他发现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着车,一个是急需救助的病危中的老人,一个是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医生,一个是他一生中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到的痴情的姑娘。但他的车只能带一个人,带谁呢?他犹豫着……此时,笔者提问:“他该怎么办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后归纳总结: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在一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行动。价值观就像一把尺子、一杆秤,当你需要做出决定时,它就会指导你做出抉择。通过这样的讨论分析,学生对这一内容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七、利用问题层次设疑,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合理地寻求学生对生活现实的感受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由直接感受的疑问迁移到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中,并将其改造、发展为学习的重要目标,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不断思考、探究,从而自然地生成知识。例如,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手头有了闲置资金,请问这些资金可以做什么?学生回答:买车、买房等。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有钱就去消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此时,笔者继续设置问题:如果已有房有车,一般的家庭消费都已满足,你还会去做什么?学生回答:买股票、买保险、买国库券,等等。如此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从而树立起消费和投资相结合的观点。
  总之,问题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创设恰当的问题,并用贴近生活、充满趣味和富有启迪意义的话题来展开教学,从而在探究中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汤先永.如何增强政治课讨论题的激活效应[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9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