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学生说出这样的四句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占波
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影响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对学生与教师心理与个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手段。那么在物理课堂中如何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本人认为如果学生能够说出下面的四句话,师生关系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一、“我的老师太有才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精彩易懂的讲授、耐心的指导来博得学生的欣赏。尽量不要经常出现被学生“问住”、“挂在黑板上”的现象,否则学生会看不起你,会认为老师“也不过如此”,心里产生距离,逐渐产生不愿问、不愿学的现象,甚至还会专门找些“尖端”的问题来问。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若偶尔出现一时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也没关系,这时可以委婉对学生说:“请大家探讨一下,我下次课再告诉大家。”或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也不会,等我问问其他老师或查查资料后再告诉大家。”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于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连续七天解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时,为什么能得到众多人的期待和好评,不就是她以高深的文学功底、睿智的思维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解读,才出现了“于丹热”吗?我们教师一定要成为一个事业上的有心人,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在课堂上将本学科内在的魅力展示给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并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关心科技发展,了解科学发展前沿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为“长流水”。如在教学中可介绍“神舟六号”、“磁悬浮列车”、“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等科技发展前沿的知识和时事新闻。这样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甚至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认为“我的老师太有才了”,才能愿意主动与教师接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我的老师在关注我”――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手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怀,不能够满足学生一些合理的心理需求,甚至有些教师对待“优生”和“学困生”不能够一视同仁,这样久而久之,心然造成师生间感情上的隔阂,甚至对立,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为每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创造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对症下药”。由于学生性格上的不同,有的学生是主动与老师接触,有的学生是不愿或不敢与老师接触。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后者,主要是学困生。如我班有个叫小芳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发言,成绩也不好。我发现后便主动找机会接近她,同她谈心,慢慢地开导她。她在课堂上每次的进步,我都为她喝彩,及时激励。慢慢地,她在同学中重新树立起了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教育,小芳同学转变了,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每次作业也能独立完成了,对于作业中做错的题,她总是主动地向我请教,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愿意与我交流,在物理期中考试中,她的物理成绩第一次及格了。由于转化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只有对他们先进行感情投资,用热爱学生的真心去打动他们,师生之间才能心心相通。
三、“我真的愿意学习物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如果教师所授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而失去兴趣后,必然使其注意力分散,我行我素,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实验为前提,把演示实验尽量改为学生实验,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且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把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实验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学习物理知识的根本目的是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联系实际,而且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压强时,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初春时,一名中学生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突然发现脚下冰面“嘎吱”作响,冰面即将破裂,这时他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是什么?该措施应用的物理知识解释的道理是什么?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了解,学生们都能一定程度的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课堂真有趣”、“学习物理真有用”,那么他就会发自内心地说出“我真的愿意学习物理”。
四、“我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良好师生关系的巩固
学生只愿意学习物理还是不够的,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在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认为物理难学,学不会,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使师生关系面临考验。其实这主要是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要使他们由“愿学”到“会学”,学生才能够“学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讲述学习物理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介绍些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阅读时注意的问题、解题方法的指导等。要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即对比观察法: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中,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像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分步观察法:对于复杂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程序进行观察;归纳观察法: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规律。例如,力的概念是从推、拉、提、压等现象中,最后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本人在讲授某一内容之后,归纳了一些如:“求解浮力的4种方法”、“一类比例题的多种解法”、“电路故障问题的解题思路”等内容,介绍给学生,收到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问题时思路清晰,知道“从何入手”、“如何解决”。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结合物理教学特点,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方法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只有把认识过程充分而合理地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从而学到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例如,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来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控制压力相同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这一控制变量的方法等。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物理学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论,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和渗透。例如可介绍伽利略用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惯性定律的实质,指出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一理想化方法;法拉第认为电既然能生磁,磁亦必能生电,通过10年的反复摸索,经历了许多次失败,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一逆向思维方法等。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只有领会了物理思想,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到手,才能获得不断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编 辑 张 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