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土游戏课程实施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向了农村地区,在教学方法日益推陈出新的背景下,游戏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各个学段以及不同学科的课堂上都得到了应用。农村地区尽管教学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有限,但有着特色化的乡土资源,为游戏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本文将围绕农村乡土游戏课程实施建设展开相关论述,希望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关键词】农村;乡土游戏课程;实施建设
对于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游戏课程都是他们所喜爱的,带有娱乐色彩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的学习压力一扫而空,在愉悦的情绪下高效的学习。在游戏教学方法不断推广的今天,农村地区也应将本地的特色化乡土资源利用起来,构建带有农村特点的游戏课程,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统一游戏资源
农村地区的游戏种类和资源带有很强的特色,往往与本地的文化特点有关,且游戏的工具带有很浓的乡土特色。教师应将本地的游戏资源整合起来,作为构建游戏课程的重要基础,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农村孩子们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有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等,教师要对本地的游戏资源进行整合并筛选,剔除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或没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类似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这类游戏较为经典,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力;五子棋、过七等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智力;跳房子、丢沙包等游戏能够锻炼学生体能,这些都是有益的游戏活动,可以作为游戏课程的优良资源。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个“拾麦茬”的游戏,学生们围成一圈,蹲在地上扮演“稻穗”的两名学生在圈内边走边“拾麦茬”,用手轻轻按“麦穗”,大家一起说歌谣,说到“坐下来”时,两名“拾麦茬”的学生坐下,其他两名学生站起来,继续开始新一轮游戏[1]。这样的游戏活动反映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种植农作物的不同,对游戏具体环节稍作改变。
二、構建游戏课程
游戏可以在课间开展,也可以在课堂上应用。构建游戏课堂,需要教师将室内教学向室外迁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游戏场地和材料。如在室外开展“投沙包”游戏,学生们分为两组,被沙包砸到或碰到的学生被淘汰,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跑动来躲开“袭击”。这样的游戏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当然,也有适合在教室内开展的游戏。可以是“过家家”,也可以是“小小超市”,这样的游戏主要由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主要为了增强他们的生活认知。此外,还可以将游戏课程的建设延伸到课堂外和家庭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们一些教育性较强的游戏活动,鼓励他们在课下开展,如“撞拐”“捉迷藏”“跳格子”等,这样家长也能起到对学生们的保护和监督作用。
三、游戏改革创新
一些优质的游戏活动,由于缺乏材料难以开展,或存在一定的不足,此时教师不妨大胆创新,通过变换材料,调整规则,使游戏更具安全性和教育性。同样以“投沙包”游戏为例,以往农村孩子们玩这个游戏都是在沙包中填充谷粒,导致沙包十分沉重,在游戏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同制作一些柔软的“沙包”,在沙包中填充布条等物品以解决这一问题。“跳房子”游戏深受低龄学生们的喜爱,但随着他们逐渐成熟,简单的“跳房子”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时教师可以将“跳房子”的格子图案进行创新,使其变得更加复杂,提升难度,满足高年级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直面挑战的积极性[2]。当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自主编创游戏。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美,学生们能够更轻易地接触到大自然,教师不妨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到野外开展一些拓展训练游戏,如“无敌风火轮”“雷区取水”“背摔”等,考验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信任等。某教师就曾与学生们展开了这样的户外游戏,利用两块长木板和绳子制作成一双“鞋子”,全组队员双脚分别站在两块木板上, 双手抓住系于木板上的绳子,向指定的方向行进。项目目的: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乡土游戏资源丰富,为游戏课程的实施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工具,巧妙地利用游戏课程,能够使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对于游戏课程建设的探索还应进一步深入,一线的农村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在大力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使游戏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范玉洁. 巧用乡土资源,开展农村特色户外游戏活动[J]. 好家长, 2017(62):8.
[2]李涛. 巧妙利用,其乐无穷——兼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游戏活动[J]. 考试周刊, 2014(a0):187.
[3]戴雯. 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区域活动[J]. 考试周刊, 2014(99):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7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