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我效能感在中学化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有部分中学生心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自控能力较差、性格孤僻、依赖思想严重、过度焦虑、坚韧性、耐挫性差、做事情不自信、上课无精打采等,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耽误了学生的发展。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将从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自我效能感;发展;研究
   引言
  近年来,关于中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自控能力较差、性格孤僻、做事情不自信等,导致中学生化学课程教学难度较大。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在中学化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可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使留守少年更加热爱化学,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留守少年学生的化学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自我效能感的提出
  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也不同,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现在自我效能感主要被定义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2.现阶段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问题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但心理发展却相对平稳的矛盾冲突期。这种身心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心理困扰,常导致发生初中生一系列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1)依赖思想严重。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长们也乐于做一切本属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正是由于父母亲对孩子过于娇纵,造就了孩子的依赖心理。(2)缺乏自信。中学生常因个子过矮、过高,过胖或过瘦,五官不端,身有残疾缺陷等自卑;或因记忆力差、思维迟钝,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或因性格内向,一无所长而自卑。(3)抑郁心理。由于某些原因(如性格内向,自信不足,父亲离异,家庭不和睦或家庭粗暴教育,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父母下岗等),自觉低人一等,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交流。(4)过度焦虑,对一些小事过于紧张,如:对考试、体育测试、环境变化等紧张异常,日夜不安、恐惧,嫉妒心强、坚韧性及耐挫性差等。
  3.从自我效能感的层面对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父母的溺爱,直接剥夺了孩子自己去感受、战胜苦难的权利,由此,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播下“我不该承受苦难”的种子。孩子摔倒了,父母马上扶起;贪玩没吃饱饭,父母追著撵着去喂;学校老师多留点作业,家长就会为孩子愤愤不平;班主任训斥几句,孩子哭了,家长按自己理解中的伤害而到学校质问。家长这一切一切的偏颇错误和引导方式,家长的包办代替的方式,只能让孩子稚嫩的翅膀更为稚嫩,脆弱的心灵更为脆弱,种种现象致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非常脆弱,因而,从侧面反映了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不得当。
  其次,长期生活在溺爱中,孩子失去了面对苦难的勇气。于是,在家中逃避劳动,哪管父母的含辛茹苦;在学校干点活就叫苦连天,留给磨炼的只有抱怨;学习中稍有不会的问题,就罢笔停工;哪个学科学起来略显吃力,就索性坐以待毙。因此当学生面对困难时,往往缺乏动力和激情,导致学生对做任何事都不自信,这些都是学生自我效能感不足的表现。
  4.具体建议及其措施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化学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如:(1)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例如,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化学实验,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获得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3)帮助学生设定目标。①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如每一次的化学考试目标。因此,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它的实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②帮助学生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在教学中,尤其是邻近考试之际经常会看到成绩平平、又不肯下功夫的学生,制订出学习目标考到多少分。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应有多高,对此都没有把握,只知道让父母和老师开心就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帮助他制订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刻苦、努力,一步步地实现阶段性目标。③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的目标。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会为自己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高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又会激发个体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更加努力,最终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从而得到更大的自信。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信念系统是人类动机、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除非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没有什么力量能促使人们去面对困难并坚持不懈。可见,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4)改进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学习策略运用水平越高,学生自信心越强,学习就越有效,成绩也越好。学生在自身的调整与摸索中,在学科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逐渐获得了较高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它是学生的行为和期望之间的一座桥梁,把学生送往成功的彼岸,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5)感染学生积极情绪。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联系。强烈的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效能期待;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对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十分重要。(6)积极期望看待学生。教师看待学生要有一种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指建立在学生现实能力基础上,同时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种期望。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使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向困难挑战,获得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5.总结语
  总之,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在中学化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可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初中生更加热爱化学,从而提高其化学水平,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升学、就业及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从而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并促进化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佳津.高中生化学学习效能感培养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08
  [2]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
  [3]王丽莎.农村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以抚宁县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4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