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家校共育中亲子共读实效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家庭、学校均是学生教育的主体,为了保障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家校共育理念提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了融合,但农村地区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受各种因素影响,亲子共读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主要探讨了农村学校亲子共读的现状,并对如何提高亲子共读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村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家校共育;亲子共读;教育问题;实效性
亲子共读是家校共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亲子共读受环境条件因素影响较大,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在共读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在共读方法上掌握不当,严重阻碍了亲子共读的实效性。针对农村学校亲子共读的现状分析,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亲子共读教育技巧、方法的掌握,应用科学、合理的共读方法,强化家校共育。
一、农村学校亲子共读现状
(一)认识不足
农村地区教学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存在一定问题,对亲子共读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部分农村学校为了开展联合教育,提高亲子共读的实效性,积极开设亲子共读课程体系。但在共读过程中,80%以上的家长对共读缺乏认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缺失,大多数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共读中,但由于方法、技巧缺失,实效性缺失[1]。
(二)缺乏趣味性
互动是共读的基础,但某农村学校亲子共读平均分仅仅才
3.567,互动行为并不明显。大多数家长会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只有少部分家長能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观察。
(三)延伸意识不足
亲子共读的目的在于情感教育,通过阅读延伸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但农村地区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理念认知不足,延伸行为并不明显,阅读活动的场所比较单一,学生阅读比较枯燥,这是由于家长延伸意识不足所引起的。
二、农村学校亲子共读实效性策略研究
(一)提高双方认知
家长、学校、学生作为亲子共读的主体,由于家长的意识程度不足,学校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尽可能提高家长对亲子共读的认知,帮助家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例如,某农村学校在应用亲子共读教学模式时,为了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提高家长的认知,积极利用广播、报纸、杂志等对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并将其免费发放至学生父母手中。部分家长对亲子共读不甚了解,学校教师积极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沟通,表明来的目的,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之中。教师针对与家长的沟通情况,结合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帮助家长制定了阶段性的共读目标。若家长文化水平较低,认识不足,很容易导致共读的实效性缺失,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家长能够提高对亲子共读的重视程度,对此教育理念也能够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提高亲子共读的质量。
(二)重视家长培训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若亲子互动行为缺乏科学性、趣味性,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亲子共读的科学性。因此,农村学校可联合家长进行宣传培训,重视家长对亲子共读方法的掌握与了解。例如,某农村学校在周末期间定期举行亲子共读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协同子女到学校参加培训,找到亲子共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专门指派了一位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讲述一些共读的方法以及理念。在互动培训中,教师着重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是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和子女进行良性互动;二是要积极利用游戏的共读方法,在共读的同时能够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在培训之后,教师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发现家长与学生之间互动趣味性、科学性均有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均有所提升,实现了提高亲子共读实效性的目标[2]。
(三)渗透共读方法
很多家长没有掌握亲子共读的方法,致使此教育模式的延伸性不足。家长应积极投入到家校共育模式中,与学校的教师、其他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某家长在亲子共读过程中,与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之后改变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共读方法,在共读之前,家长将故事图画展示给子女,提问子女:“你知道这幅画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你知道这个图画的由来吗?”家长通过巧妙设疑的方法,引发学生好奇心。在共读期间,家长要求子女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的内容,并与子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感受阅读过程中的快乐。因此,家长作为引导者,必须掌握亲子共读的方法,学习先进的共读方法,并对其进行创新,让子女在共读互动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实现提高亲子共读实效性的目标。
总而言之,亲子共读受环境因素、条件因素影响较大,亲子共读也应掌握科学的技巧以及方法,增强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性。对农村学校亲子共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其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实效性的严重缺失致使家校共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资源、教育资源,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朱佳.和大人一起读 成长悄然发生:统编教材《小松鼠找花生》亲子共读反馈课教学实录及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8(22):74-75.
[2]祝军.书山引流育儿女 学行合一促其成 参加“亲子共读一本书 我与孩子共成长”活动有感[J].贵州教育,2016(18):47-48.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2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