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媒介,所以,提高教学其有效性非常重要。教师先要确定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其次才是具体的方法。有了方向,才不至于走错路。但是,由于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学习很吃力。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水平是客观需要的。
一、晨读文言文
科学显示,早上是人脑记忆力最佳时期,晨读文言文能够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大致的了解,提高语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生僻文字和通假字等,还能及时地翻阅有关资料,加深印象。初高中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学习语文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所以只有早上才有充足的时间去朗读,甚至背诵。
在朗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要先看一下翻译,这样在脑海中有个大致印象,以便能够加深理解。比如在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有很多的四字成语,这时候我们可以先看一些原文翻译,再看注释,最后再看文言文,这样能快速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创作背景,比如王勃是在父亲被贬、人生失意的时候写下的这篇文章,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再看文言文就不会觉得吃力。
二、与生活实践相結合
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并且跨越时间太长,很多学生看到文言文就像看到英语一样,不解其意,没有阅读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材中的文言文虽然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读来朗朗上口,但是不少学生根本不了解文章当时创作的背景。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写风景,写朋友之间的交流谈心,是苏轼在被贬的过程中写就的。我们可以从身边生活寻找这样的事例,联系实际,再读文言文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凄凉,也能加深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再比如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写自己忠孝两难全的痛苦,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能学习到李密对祖母的孝顺,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言文去激发学生对于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等。
教材上的文言文一般可以从写作背景、人物、历史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活跃课堂的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学习文言文。不枯燥,就更容易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讲究方式和方法
阅读文言文最重要的问题是对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和句式的理解,有的时候一字之差的理解就和原文的意思相距千里。所以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求快速理解原文。
第一,词汇联想。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的是通用的,也有的是不同的词汇有着相同的意思。比如成语“一见钟情”和“情有独钟”的“情”字都是感情的意思,类似的词语有很多,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强化印象。
第二,语句类比法。文言文中有很多的实词和虚词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比如之、乎、者、也、其、为、以等字。在遇到句子中有这样的词语时,我们要了解其中的意思,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教师要给学生列个框架,多举实例,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第三,古今异义对照法。文言使用了几千年,有很多词语已经不是最初的意思,比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的“鲜美”一词,古义为鲜嫩美丽,今义为滋味好。“遂与外人间隔”中“间隔”一词,古义为分离、阻隔,今义为事物相互间在时间或空间的距离。对于这些古今异义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分类,强化积累,为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奠定词汇基础。
四、开展探究活动,引发阅读兴趣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学生不能停留在只会阅读的层面,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开展探究性的趣味活动。比如《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讲述了一个男子思念自己心上人的心理活动,寄托了对自由爱情的期盼。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性的活动,比如,男子有没有追上自己的心上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还可以把这首诗同《孔雀东南飞》进行对比,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探究两篇文章的不同,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还能深入发掘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一种非常好的书面语言,但是因为脱离了现实生活,使学生很难理解它的意思。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的句式之多、词汇之杂导致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加上学业压力大,文言文教学占教学时间的比重非常小,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把文言文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开展符合他们兴趣的学习活动,加强师生互动,最终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741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