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非常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校企合作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253-03
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是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一直在探讨的课题。通过对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酒店一些基层岗位经常遇到“用工荒”的问题,企业很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补充短缺的部分员工,高职院校也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然而,部分去酒店实习的学生的稳定性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酒店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具体要求
(一)酒店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笔者走访了厦门地区的许多家酒店,包括高星级酒店以及一些商务酒店,主要是向酒店调查和交流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已有实习生的情况。酒店方很希望能同院校合作,而且希望学校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生队伍,不是很看重学生的学历和专业问题。大多数高星级酒店表示,学生要是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最好,对于技能方面,企业并不十分看重,反而更关注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认为实操技能很容易培养,但职业态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实习期限上,连锁型酒店希望实习期最短为6个月,部分小型酒店可以放宽至3个月,但绝大多数酒店期望可以延长实习时间。岗位需求方面,大多数酒店表示会综合考虑学生的意愿和酒店运营进行安排,但大部分是提供餐饮、前厅、客房等一线基层岗位,只有少数酒店表示可以提供前台、大堂吧等岗位,但对于这部分岗位,酒店提出学生的实习期不能低于6个月(这类岗位大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熟悉业务)。
(二)酒店行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要求
酒店行业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具备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技能;二是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高效执行力;三是要有忠诚度;四是具备综合管理能力。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厦门的酒店以及相关院校,目前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业道德欠缺
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上。职业精神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其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对待职业的理解。职业情感贯穿工作始终,它可以从实际效果或业绩中得到检验。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职业理想模糊,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从事酒店工作的使命感、职业荣誉感不强。有些学生甚至觉得在酒店行业工作不是很体面。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跟进调查以及其他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情况的访谈,发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普遍不强,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缺乏奉献精神。
(二)服务意识薄弱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往往服务意识薄弱。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进入酒店企业前缺乏对服务业的足够认识,他们认为一毕业就应该从事管理工作,不能理解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需要从基层干起,慢慢积累经验,再逐步升到管理层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服务意识薄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很难适应一线工作。
(三)责任感和忠诚度较低
通过对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情况的研究发现,部分学生不能承受基层工作的苦累和挫折,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辛苦,缺乏协作意识和服从意识,职业忠诚度较低。部分学生觉得酒店安排的岗位工作内容过于辛苦,休息时间少,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不愿意服从酒店安排,甚至少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顾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签订的实习协议,擅自离岗,给其他学生以及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很坏的影响。
三、产生人才职业素养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层面
一方面,高职院校只是把校企合作当成解决学生实习的捷径,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进行充分沟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积极征求企业的意见,较少考虑酒店企业的用人标准,或是由于教学安排与企业实践出现冲突,没有将企业实践列入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也较少考虑行业发展趋势。正是由于校企合作只是流于表面,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合作企业的用人标准不能完全匹配,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没有酒店企业的工作经历,没有亲身参与酒店服务和管理过程,很难专业地指导并影响学生。教師缺乏实战经验,容易导致学生接受的只是理论知识,很难在实操过程中培养服务意识。学生的服务意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没有办法把良好的服务意识很好地体现在思想和肢体上,更没有办法让服务意识成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二)企业层面
1.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不高。虽然酒店企业十分愿意开展校企合作,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职业院校为其提供顶岗实习学生这个层面。企业愿意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一段时期内“用工荒”的问题,也可以减轻企业人工成本。但如果要有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直参与培养计划等,企业显然没有足够的意愿。
2.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过于随意。通过了解,大部分酒店企业进行实习岗位分配时,只是进行简单的面试,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人职业成长空间,大多数情况是根据酒店自身的经营需要进行岗位分配。此外,岗位安排上,大多数实习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工作内容重复单一,学生轮岗比较困难,很少能得到系统的培训和辅导。这样的安排,导致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不愿意继续留在酒店任职。 (三)学生个人层面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也不强,对于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有些学生甚至只是为了混毕业证,根本没有意愿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较低。
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很少主动干活,到了酒店企业实习,接触的大部分是基层岗位,与理想中的工作相差太大,心理落差大,心态不够端正,不能很好地配合企业的用工安排。
四、校企合作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共赢模式。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学校和企业利用两者的不同环境和资源,优势互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和酒店企业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酒店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同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加入,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同时调查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切实满足社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同酒店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把控教学进度和考评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可以由校企联合实施,采取理论考核、现场操作、实习报告撰写、情景剧编排、设计和答辩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校、企、生三方共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采用“订单班”或者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成立由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和资深酒店人员组成的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学生入学时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个性倾向;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帮助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充分了解酒店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总体职业发展规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酒店在进行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时,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为顶岗实习学生制订轮岗轮值计划,让学生看到在本酒店的职业发展规划,坚定职业理想。
(三)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酒店企业文化引入院校,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地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提升。一是院校可邀请酒店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分享成长心得,宣传酒店文化,让学生与这些成功人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把行业要求与职业素养教育紧密结合,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提高个人修养,强化职业意识。二是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专业考察等,让学生对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企业忠诚度和凝聚力。三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参与企业大型活动,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酒店的新员工培训,让学生在实习时没有心理上的陌生感,顶岗实习期间参与酒店的年终评优和评奖,增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四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首先,通过跟合作企业沟通,可以安排院校教师到企业的具体岗位进行顶岗锻炼,同时与酒店兼职教师互相学习,提高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在校期间,学生接受酒店的技能培训,让酒店的优秀员工作为兼职教师走进院校课堂,通过酒店优秀员工的言传身教增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热爱酒店专业和酒店行业,增强就业信心。
(四)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顶岗实习的满意度。高职院校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牵线人,酒店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场所,只有双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做好这一项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首先,学校要依据酒店专业人才实际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系统。顶岗实习期间,加强校企双向沟通,院校实习指导教师要协助酒店处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及各类突发性事件,参与实训指导工作,让学生严格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
其次,酒店应将顶岗实习生看成酒店的“学生员工”,让学生有真正的归属感,激发其对酒店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一是应该给予学生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资、福利、住宿、培训等。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點安排合适的实习岗位,让他们的优势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效果,实习生也能够愉快地接受。三是学生实习期间可以根据实习时间安排部门内部轮岗,并根据其表现参与酒店的年终评优和评奖,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酒店的一分子,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
五、结语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体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和文化育人等途径,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丽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25-126.
[2]陈勇,DelleaDAMIE.瑞士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概述:引证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经验[J].旅游学刊,2015,(10):5-9.
[3]胡勇兵.刍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双线”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65-68.
[4]李晓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7(11):213-214.
[5]姜玲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研究[Z].博论社区,99-100.
[6]金渝林.论酒店管理专业“浸入式”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2,(20):67-68.
[7]沈丹丹.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潜流失”和职业忠诚度[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4):135-136.
[8]何冬妮.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9]严辉华.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培养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2).
[10]晁小景,王庆生.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基于酒店企业需求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6,(03).
[11]刘萍萍.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