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名著导读提高初中生思维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一种以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成绩的新型教学目标。其背后所提倡的教育模式,强调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等多个方面能力出发,来提升学生个人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新型教学模式下素质教育的成果展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思维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思维敏捷程度和思维完整程度六大板块来展开。实践表明,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当运用充分的阅读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和分析,从而锻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除此之外也要让学生能够敢于质疑并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完善学生思考的系统性。笔者以促进初中生语文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初中经典名著《简爱》为模板,为初中教师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工作做出进一步的建议与指导。
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名著导读课中,有大量可以用来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名著片段。笔者认为在阅读开始之前,应当先对班级里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试,以达到教师心里有数,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深刻程度的目的,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课程,例如可以向班级学生提供一段相同的名著片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表达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和对于该片段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展现出其个体化的解读。教师要能够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教学规划方案。
何谓思维深刻性呢?笔者认为在将阅读的文字内容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时,这一画面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即是思维深刻性,它包含了思维活动横向延伸的广度、纵向延伸的深度和阅读内容的难度。阅读名著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抽象化地表述出来,学生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读懂文章,怎么叫读懂呢?笔者认为应当是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文章的本质和精神联系。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超常智力的人抽象概括能力高,低常智力的人往往只是停留在直观水平上。而初中学生目前仍处于学习阶段,其思维深刻性就需要通过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加以锻炼和提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是新课改提出的首要任务,其中有一条重要目标是:改变课堂教学环节过程当中,通过教师机械性的训练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方式接受知识的现象;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来获得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导学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一目标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要完成这一目标,经典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完善势在必行。
在阅读《简爱》伊始,教师应当进行阅读任务的布置,即阅读导学案,让学生明确阅读要点,有针对性地在阅读当中去发现重点。教师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于《简爱》而言,需要学生去完成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第二是总结并能够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第三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对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通过边读边问的方式,例如:说说人物:在这部小说中,你最喜爱或者最讨厌的角色有哪些,并阐述原因。这一环节呢,主要是通过最简单的角色塑造,让学生去代入角色,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再如教师适当给出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可以从小说刻画出的不同人物性格、有深刻含义的情节这些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作品产生思考,引导学生能够将自身置于问题所创造的情景当中,从而感受到文章所展示出的现实生活场景,体会人物所带有的情感,进而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和抒发的思想感情,以此来让学生获得兴趣。
二、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广泛思考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头脑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具体的方面。首先是思维的起始灵活,从一开始就能够从多个角度和方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是能运用思维的能力灵活,能够从分析局部到总结,从总结返回到局部分析;第三是总结加运用的灵活性,总能够发现和利用规律,来优化思维模式;第四点在于组合分析能力的灵活,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思维跨度大;最后一点是经思维所发现的结果是大量合理的结论,即善于总结。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判断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之后利用思维能力全面的分析问题,最后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主题:《简爱》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人类最美好的生活是拥有着爱和尊严的生活,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爱和尊严,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爱和尊严两方面都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这种主题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孩子们良好地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在思维活动过程当中的创造性,在阅读实践当中,学生不应当仅仅能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而是应当锻炼自己的思维创造性,来尝试着解决问题。创新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科学文明等方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只有学生们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教师对于学生该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独创性是学生对于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之后高度概括并延伸出的新型系统知识,这其中包含了对于已掌握知识新的组合分析,发现新异的层次和汇合点。概括能力越强,对于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抽象性总结的能力越强,之后所能够迁移拓展出来的思维方向就越广阔。 在阅读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小说的主旨,作者通过《简爱》想要告诉读者,将生活从复杂变得简单,一切都要回归于我们的内心,而我们内心所追求的,正是不计得失全心付出的感覺,享受整个过程而不在乎结果的感情。就像是春雨一般,洗涤了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使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能够在价值观上为他们指引方向。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越来越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思维,大部分教师已经不再拘泥于在课堂中占据主导方向、绝对地位的教学模式了,而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能力为主。起初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分小组来探讨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从恐惧提出问题,羞于张口,转变为能够积极提问,并且能够勇敢地质疑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这种模式可以锻炼出学生主动质疑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提问的技巧和艺术,显得非常重要而且迫切。阅读进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思维创造力一定离不开思考,要想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提高学生思考效率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过程当中,对于思考问题的敏锐程度。通过快速积极的思考,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思维敏捷还表现在解决问题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即周密地思考问题。聪明的孩子往往反应速度很快,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培训,例如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思考并抢答问题,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领悟文章,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出示例问题,让学生学习如何自发提问。借助着板块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了解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产生疑问,并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过程会不断强化其探索、理解文章的欲望,从而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实提问的角度有很多,光是理解内容的角度就可以有:关键词句提问、课文疑难处提问、课文矛盾处提问、课文结尾处提问、课文整体提问等。感悟表达方法的角度可以有:群文对比提问、对比阅读提问、写作手法提问、表达方法提问。从积累、运用的角度可以有:问自己、问伙伴、问作者。
五、增强学生思考的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以及整合各类不同信息的能力。提问策略背后所关联的有效教学是当下课堂教学模式所提倡的。提问策略充分运用是推进有效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学生们通过不断思考提出一个个有效的问题,这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加深知识获取程度,也能够培养其在阅读中的兴趣。课堂提问所面临的困扰和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会对授课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磨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提问能够让老师知道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应当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注重课堂提问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阅读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总之,养成质疑的思维习惯;养成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养成检验自己、评价自己思维的习惯。
语文课堂中出现的精美的课文以及名著背后给学生带来的价值,都是需要教师用智慧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计组织来进行发掘的。所以我们应深刻地意识到对提问设计有效性研究的紧迫性,让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提问设计真正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ISBN:9787020137206.
[2]李凤平.阅读金钥匙与教学程序化[M].香港:香港文艺出版社,2015.ISBN:567969500811.
[3]陈俊安.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6).
[4]张战辉.对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9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