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为学生语言文化的知识功底奠定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结合语文教学可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研究
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扮演者一个重要的教育者角色,不仅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开展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如何将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并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是很多班主任一直探索的内容,本文结合自身从业经验,谈一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有效结合的一些思路和看法。
一、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概述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良好习惯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既包含语言知识的理解、语言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同时也包含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及文化理念。将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二者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主任工作。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班主任借助一些蕴含丰富情感因素及良好思想教育内容的诗词或文章可以将很多班级工作的相关内容渗透给学生,在学生朗读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体会班主任背后的用心,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
二者有效结合是教育理念的一次升级,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各行业各学科之间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并相互融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班主任工作较为独立,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将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有效结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语文教学的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班主任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1.以诗词文章为媒介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十分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很大价值与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及人文理念。比如,在小学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背影》,这篇文章表达了浓重的父爱,在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多体会父爱表达的含蓄,理解父母工作的不容易,同时也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对父母的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这些诗词和文章,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或背诵过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此外,在具备一定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文章的创作来巩固和提升学生对这些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理解和运用。
2.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工作的管理形式应该更加灵活化,不仅仅是开班会等严肃的形式,也可以是语文教学活动等活泼的形式。比如在讲到《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语文小组活动与主题班会结合起来进行,培养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发愤图强,将来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又比如在对《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组织班级全体成员进行郊游,不仅加深了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情感教育、环保教育、团队教育等多项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集體意识及社会意识,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利用丰富的语文课外知识延伸和升华班级管理
丰富的语文课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发挥好课本教材的作用,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广阔的课外知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选取特定的小故事或小文章,也可以将生活中、社会上的一些小故事或热点引用到课堂中来,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或事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很多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故事绘本》等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师将这些拓展到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相关的思考,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拓展更多的空间,这与班主任生硬的班级管理相比,实践性更强,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实施效果也更好。
经过本人多年实践,注重于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探究,通过以诗词文章为媒介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利用丰富的语文课外知识延伸和升华班级管理等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扎西玉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中华少年,2015(14).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5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