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线教师应该清楚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陛。
  对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帮助学生设计预习案。其次,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预习流程和基本目标、方法。最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此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也需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做到家校联合,共同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效课堂;预习习惯;作用;做法
  现阶段,我们正在对“高效课堂”理论进行实践和研究,我们正在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经常会忽视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对比发现,已经养成预习习惯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成绩也更好。可见,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方面的几点认识。
  所谓预习,是指在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自己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跄,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学习也不例外。那么,养成预习习惯有什么作用呢?我简单概括如下:
  一、预习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的重要部分,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人否否成才起很大作用。我们发现,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都很好,学起来也很轻松。一个人在小学学习期间就要重视培养自学能力,这对人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课前自学,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识,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在预习时,学生要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发现新规律,形成新经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长期坚持预习,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自学能力也能不断增强。
  二、预习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每天学习的新课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再增添新的内容,作出新的推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课前能进行预习,对新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听起课来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在预习时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有了认识,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把这些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上课时,如果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理解的部分,就可以把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如果听课时会发现老师和自己想的并不一致,这会引起更进一步的思索。这种比较与思索,无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通过读、划、找、剪等一系列课前预习活动,对长方体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学生学起来轻轻松松,难点也很快突破,让我也能匀出更多课堂时间进行拓展教学。
  三、预习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记忆
  有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首先,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积极思考,就难以遗忘。其次,预习中没有弄清的問题,经过一番思考,听课时会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在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的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以前我教有关几何知识的内容时候,时常发现,学生经常记不住计算公式或将公式混淆。但最近我加强了课前预习的训练,这种情况已大大减少。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尝试计算,已经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再经过课堂的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来龙去脉已经相当清楚,记得更牢,也就不容易出错了。
  四、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一般对预习不够重视,一是对预习的好处不了解,二是认为时间不够用。这样就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特别是一些基础不牢、对已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他们听课时相当被动,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能彻底掌握新知识,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要想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必须提高每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课后“补仓”的时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一方面,上课听得懂:另一方面可以将“补仓”时间用于复习巩固,这样就“良性循环”了。使学生的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升。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成绩一般,都是被动学习。自从加强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后,他们的成绩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都进入了班里的前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更愿意配合老师做好预习辅导工作。
  总的来说,预习习惯的养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首先。帮助学生设计一份预习案。预习案要根据学科特点,将预习内容体现出来,做到简单明了、易懂易做。我设计的预习案如下:
  在这个预习案中,预习内容是对照课本内容确定的预习课题:“我懂了”是填写通过预习自己懂得的内容:“我会做”是将该课的课堂练习会做的试着做一次:“我的总结”是将自己理解的概念、公式、方法写出来;“我的问题”是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要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写出来。通过预习案的填写,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也能将新课内容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还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做到胸有成竹,为新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预习流程和基本目标、方法。大部分学生都缺乏预习经验,对预习要达到什么层次,使用什么方法都是模糊的。所以老师要在这方面加以指导。
  我认为预习新课要达到如下目标:
  (1)对该节课的内容基本了解;
  (2)知道这节课内容与以前所学的什么知识相关;
  (3)基本弄清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4)能找出概念、公式、方法等知识点;
  (5)能通过预习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习新课可通过下列流程来完成:(结合预习案完成)
  (1)浏览教材:
  (2)找出本节应掌握的预备知识,并复习、巩固和补习这些知识: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班干部
  (3)编写本节的内容提要:
  (4)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5)尝试完成课后练习:
  (6)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已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
  最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也需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做到家校联合,共同创造学习环境。学生预习,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家长的介入和帮助对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十分重要。同时,预习也无须局限于课本这个媒介.还可以使用参考书、通讯设备、网络等平台,所以也需要家长提供这些软硬件设施。我们要将预习的好处告诉家长,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才能将此项工作做好。
  只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长期坚持不懈,科学指导,相信学生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学习也越来越轻松,课堂效率会越来越高,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优异,我们的课堂会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