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古老的东西已经被慢慢抹去,而有一些却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底蕴的国家,而古诗词正是体现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文体,它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激励着学生学习历史,领会古代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古诗词的语言一般都很精练,给人一种意境很优美的感觉,是体现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最真实的记载,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发展,而现代社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一、 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够严格,教学目标掌握不够全面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老师的影响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从开始就给学生严格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并能有正确的學习观念。对于古诗词的教育,更应该体现这种严师出高徒的精神,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正确的语言教育、给予学生最合理,最接近现实的解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从而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等,让学生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 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有依赖心理,小学生也一样,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理解古诗词的真正含义,不动脑筋,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并没有很大的效果,就算现在背会了,但也记忆的时间不会太久,所以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三) 老师们对古诗词的功底不是很充分
历史的悠久,很多东西,我们现在都没有很好地认识,对于老师们而言,仅仅对于他们所教的常见的古诗词比较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知识都不能全面地展示给学生,现在的教学只是通过网络,新媒体等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生,对古诗词只是表面上的了解,不能深入学习。所以,老师们应对古诗词要不断地研究,不要被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所困扰,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和感悟,从中得到领会,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各种活动的组织和专门课题的研究等,把更多的精力运用到古诗词的研究上。
(四) 老师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
评价,是体现一个人对于一段时期或一段经历的检验,这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是以对古诗词的背诵,重点词语解释的记忆以及整篇文章的翻译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抽查,这种方式只注重于学生的记忆,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检验,形式比较单一。只背会了,不会写,背诵和默写同样重要,这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所付出的努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
二、 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 要明确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目标
对于每节课的学习,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老师不仅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课上,老师应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给学生教会背古诗词的简便方法,还要教会学生理解诗词,这才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思维,不断进步。
(二) 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是这样的,有很多事实都表明,只有正确得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小学语文古诗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不大感兴趣的课程,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就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
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来说,古诗词确实是需要每个人学习的知识,没有一人能够更好地理解,所以,只有对古诗词的内容做了深入理解后,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授,多总结一些知识,不要给学生只讲一些表面的东西,要多带领学生去阅读、给学生每个细节都进行解释,整体地翻译,然后让学生加以背诵。每一个知识的教学,都需要老师课下做深入的钻研和学习,所以,老师要做认真备课,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给予学生高效的教学。
三、 总结
总之,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而古诗词是体现我们古代社会的学习精华。所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非常必要,需要我们每个老师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研究其所有内涵,努力发现并找出教古诗词更好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岚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思考与探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13.
[2]黄春雷.小学古诗教学中“以诗解诗”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1-12.
[3]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15.
作者简介:
李继林,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胶北敏求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7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