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释农村来城就读的小学生不良问题的心理成因及其矫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工的子女也随父母来城就读。由于城乡教育、文化等因素存在差异,给这些来城的小学生带来了一些心理困惑,产生了自卑、忧郁、厌学等不良心理。探讨来城就读的小学生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提出了矫正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来城就读小学生;不良心理;成因;矫正
   由于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从农村来城就读的小学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偏执、厌学等。下面结合自己教育实践,探究这些来自农村的小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究对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矫正、干预的策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那么小学生(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1)有强烈的求知欲。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有坚强的意志力。一般不怕困难,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3)天性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不掩饰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4)心态平衡。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
   (5)人际关系良好。小学生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根据上述标准,观察来城就读的小学生的言行,结合具体案例探究这些学生在心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案例1
   学生甲,女生。随父母来城里插班到三年级就读。据了解,她在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平时乐意助人,活泼可爱,同学老师都喜欢她。但是,转学到城里,很拘束,很腼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咬铅笔或是抠手指。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转学之前判若两人,父母为此很着急。
   其实这就是环境的适应问题。该女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这样就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关爱少,交流少,这样就导致学生甲产生了不良的心理。
   案例2
   学生乙,男生,从农村转学到城里。上课不积极发言,沉默寡言。一次,因小事和同桌发生口角,表现得很偏激。通过和学生乙的父母交流了解,学生乙本来就内向,转学后更加突出,有时,一天也不说几句话,也不和家长交流。
   这样的案例还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对这些类似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来城就读的小学生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其心理特征为:
   (1)自卑,缺乏自信,有挫折感。总认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处处压抑自己的情感,感到不快乐。
   (2)忧郁,心态不平衡。新的学校,新的老师,会给新同学带来新鲜感,同时也产生距离感,担心同学嘲笑,老师批评。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焦虑不安。
   (3)厌学,逃学,不求上进。
   (4)敏感多疑,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不能理智处理问题。对父母发脾气,为一点小事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打架。有时顶撞老师,不停劝导。
   而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来到城市求学的儿童,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良心理呢?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客观因素:
   (1)环境的变化,给小学生给来了不安全感。他们離开熟悉的同学、老师,就在情感上缺少归属感,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失去天真活泼的个性。
   (2)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城市学生的优越感,给这些转学来的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导致厌学,逃学等情况的发生。
   (3)城乡学生经济上的差异,这些学生,在生活水平、学习用品等方面存在差别,使学生产生敏感、多疑,心理不平衡等心理。
   (4)缺少社会支持力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父母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关爱少,交流少,对孩子一些不良心理,司空见惯,认为很正常。
   主观因素:
   (1)学校对心理不良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对这些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2)学生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能积极面对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自我封闭,逃避,促使不良心理的产生。
   (3)学生在班集体中,没有得到主人般的温暖,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心理上受到压抑,也就给不良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触发因素。
   对这些小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如何进行矫正和干预呢?
   首先,缩小城乡教学资源之间的差距,促使教育公平化。不论是校舍、图书,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校园”建设,还是师资的配备,尽量做到城乡一体化。这样学生在城乡之间的学校之间流动,就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有效预防不良心理的发生。
   其次,学校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也可以是经过专业心理辅导培训的班主任兼任)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让其倾诉,宣泄,向健康的心理方向变化。
   再次,集体应开展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对这些新同学,特别是已经有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班集体的温暖,让他们在活动受到熏陶,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个性。
   最后,教师对这些学生多鼓励,多帮助,用期待效应促使其健康成长。罗森塔尔认为:“权威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望会发挥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方向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望效应”。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用积极的语言给这些学生以鼓励,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优秀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太阳,驱散心理的阴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贾九红,刘玉娟.心理健康[M].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2]胡永萍,汪小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李峥艳,(1972.11),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大学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小学高级语文教师。现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小学任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