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永亮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计算机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数学核心素养扩大化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控分析。本文从如何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出发,提出方法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方法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影响着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模式、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学生直面问题,信息技术与课本的结合,充实了教学,改变了课堂的死板形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积极性,在兴趣中学到更多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教学方式。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抽象的问题变得现实化,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重大作用。教师要善于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使教学进入全新的模式,使学生积极、有效率地学习。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
小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幾何直观等,核心素养是促进数学学习和数学思想的动力。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达到的一种综合性能力,而不是技能和某种知识。核心素养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又高于简单的数学知识,它反映的是数学的思想,它的形成具有持久性。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少不了具体有效的教学过程。
(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教育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它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标志。教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除了要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更应该行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授学生数学技能和知识时,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让思维“可视”
数学课本具有严格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概念和公式都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不够严谨、具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死板地传输课本知识让学生理解,那学生肯定是不感兴趣的,即使学生记住了公式,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依然不知道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日常教学。以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为例,教师在讲课时,应为学生展示关于自行车细节的动图,如车轮的转动,车身的线条,再将这些与课本知识结合,当学生在理解原理时,会自然而然联系到计算机上的动图,这样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借助多媒体,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自我思维中发现数学的本质规律。
(二)PPT演示为教学服务
计算机和黑板一样,都是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更多的向学生展示形象思维的东西,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PPT讲课的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四年级下册课本“图形的运动(二)”为例,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图形的转变展开,教师可以灵活运用PPT演示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先猜平行四边形的运动过程,在学生考虑后,在后一张PPT上给出正确答案,并利用动画展示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但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习重点,省去一些繁琐的学习内容,教师的PPT应以简单为主,不需要一些精密的背景和音效,这样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起视觉疲劳,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教材的重点及学科的教学要求,设法将重难点表现在PPT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突破学生的学习重难点,PPT课件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总结
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使教学充满创造性,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能力,能使教学的表现形式形象、多元、视觉化,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学必定会改变、推进小学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2019(01)
[2]胡小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