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小学教学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几种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章艺帆

  摘 要:何为自信,是人对自我所作肯定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生道路中前进动力的源泉。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的启蒙期,培养孩子肯定自己的心理品质对他的一生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中要注重青少年自信心的培养。家校结合,步伐一致,充分运用多种途径让孩子体验成功,就更有利于培养出拥有自信自强品质的未来接班人。
  关键词:自信; 肯定;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5-035-001
   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就像一筐鸡蛋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一样。既然存在个体差异。那孩子们中各方面都能游刃有余的,大家都喜欢。而更多的孩子,却像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得不到赏识,处处受冷落、受责备。其实你只要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也可以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去年暑假里,我接到苏州市沧浪少年宫的通知,有3个学生在美术比赛中表现优秀,要参加“十佳”的角逐。这个消息让我既高兴又担心,因为这3个学生表现并不稳定,不是现场比赛这样形式的合适人选。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次机会,所以我还是精心辅导,希望展示出他们的能力。在赛前准备中我发现这几个学生的态度要比平时更加积极和努力。在比赛那天,3个学生拿到题目后就认真构思,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真对待比赛的态度,最后的结果是3个学生中有1个得到“十佳”称号,而另外2个同学也觉得不虚此行,表示日后会更加努力。从这次事件中,我体会到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给予关怀和机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会有进步的。当前,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过于重要,在“读书是将来他们找一份好工作的唯一出路”、“成绩是评价学习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影响下,使得相当一部分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产生自责心理,进而自卑,甚至自弃。种种的压力日积月聚,致使孩子们的心态变得脆弱不堪,稍有刺激,就会崩溃,造成严重影响。一些数据表明,儿童时期的心理变化对其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设想下,在若干年后长大成人却缺乏自信的他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虽然我们一次次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平时教育中教师更多的还是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教会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是有不足的。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为成功。平时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一些缺乏对自我的认知的孩子,他们不求进取,得过且过。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会感觉牵牛下井,力不从心。我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一点经验,想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孩子自信心进行尝试。
  一、信任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能否受到别人的信任,是一个人自信的开始。孩子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和同伴间的信任可以互相勉励,共同进步。而老师作为“大人”,取得老师的信任,那对于孩子内心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欣慰与满足。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他们发挥主动积极性,使他们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肯定、接纳、重视,从而产生信任感。因此教师应该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呵护他们幼小敏感的内心。这既是一种师爱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力量。例如在课堂中当有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先不要直接否定他们的答案。一个点头微笑,或一声夸奖后再补充总结。孩子就能体会到这是教师对自己的一份信任,意识到要更加用心学习和听讲,提高学习积极性,过会再提问的话,就会给你一个更满意的答案。
   教师对孩子从内心的接纳,是一种信任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哪怕只是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是一缕赞扬的目光,都会对孩子树立自尊、建立自信产生出人预料的积极效应。
  二、肯定是建立信心的手段
   肯定孩子是培养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表扬鼓励时,不要言词空泛,要赞之有因。最好以具体某件事的行为表现为根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孩子的观察引导。让孩子从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和进步的愉悦。这个时候再进行表扬,更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心,增强求知欲。但在表扬鼓励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恰如其分,过多赞扬和言过其实的称道会让孩子产生盲目自信等副作用。
   小学阶段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不强,在教学活动中没能达到预期是正常的。肯定他们所做的努力,给予表扬和鼓励十分必要。打个比方,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内向,能力较差,学习中常常充当“旁观者”。所以在课堂上我就会有意识地给他提供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鼓励。“你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吧!”“我知道你一定可以!”“这次很棒,下次要加油!”……在这种充满激励、尊重的良好气氛中,他的性格越来越开朗,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三、自主是建立信心的模式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孩子与教师共同参与。课标中也明确提出:教学必须贯彻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一堂课中要合理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孩子自主活动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指导最好是隐性的,隐含在教学设计中,隐含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讲授,增强教师的有效指导。例如在五年级教学《创造绿色生活》,孩子们在了解节能环保对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后,我提出作为学生可以为环保做的事,孩子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方案,一下子激发他们参与欲望,最后的作品呈现中孩子们也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有“环保绘画”“节能手抄报”“环保短诗”……注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惑,提供帮助,让孩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在孩子的成长中自信心是一个关键要素,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自身缺点。在未来,当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现在的孩子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有足够的自信,活力,勇气,才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走向未来,迎接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赵荣山.《我们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4
  [2]孙丙湘.《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信》,教育世界(学术版)
  [3]彭建刚.《学生成功的要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