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进强
摘 要: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会直接受到注意力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而降低了数学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就需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注意力
数学学科知识存在着较强的连贯性,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外界事物所分散,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深入掌握,那么就会对后续数学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正确认识,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以便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一、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或习题训练,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很容易感觉到枯燥,进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显著降低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學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处理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行程方面的知识时,学生依靠文字介绍,难以深入理解,进而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等方式模拟行程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理解问题,通过线段图的绘画,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把握,进而顺利解决问题。在本种教学模式下,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处理,课堂教学趣味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注意力得到充分吸引,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素材,引入趣味故事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需求,方可产生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引入趣味性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可以得到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得到吸引,进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比较熟知的绕口令引入进来,“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循环几遍之后,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疑惑,为什么要不断地循环呢?教师适时地将循环小数知识引入进来,促进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探究欲望得到增强,注意力得到提升,进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实施游戏导入,开展活动教学
开展活动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且本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学生活泼爱动的年龄特点相符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和挖掘,将情境教学模式创设出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口、耳等多种器官,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四边形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认识图形的游戏,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火车轰鸣声播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判断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鼓励学生将火车搭建出来。完成火车搭建活动后,适时地将三角形、四边形内容引入进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进来,集中注意力,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采取正面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
如果学生的数学水平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提升,就可能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足够的关注,利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鼓励学生,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中来,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在批评过程中需要对批评的艺术性充分重视,对批评的力度严格控制,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不足的同时,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够得到有效呵护。如果教师过度批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产生畏惧数学学科及教师的心理,就容易在课堂学习中分散注意力,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现和挖掘,积极地表扬和鼓励,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受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趣味故事的引入、活动教学的实施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便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徐幼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0):123-125.
[2]赵冬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注意力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7,8(12):55-56.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