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晓芳
摘 要: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认知是指人对地域系统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区域认知的方法,学会以区域的视角,掌握认知现象的能力。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区域性是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之一。对高中学生进行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本文阐述了高中地理学科中区域人的基本含义与区域认知的意义,并分析了地理学科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概念;策略
一、 引言
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课程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是高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必备能力之一,其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区域地理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二、 区域认知与区域认知能力的基本概念
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区域特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解释、预测的综合能力,区域认知是认知的一种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环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区域环境差异,不同区域间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造成了自然、历史、人文与人地关系的差异。区域认知是鉴于人们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相应的地理标准。区域认知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要求:其一,能够应用地理知识中的认知方法与工具进行区域区位条件的研究,能够通过区位条件的研究,能够总结出区域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并能通过分析总结出其特点、结构与作用。其二,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内在的联系,能够分析出区域之间的差异点,以及区域之间出现差异的规律。其三,了解区域是存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的,能够用动态的眼光进行区域现象的研究与分析。其四,要对区域、国家保持一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
高中阶段的区域认知能力,也就是指认识区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认知什么”与“怎么认知”两方面的内容。高中阶段的区域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区域位置的判定、区域信息的整合总结、区域之间特征的比较、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三、 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 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地理的学习能力
通过区域认知的视角,高中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从区域到全球、从过去到现在的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象变化,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以区域的视角对地理问题与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思维模式,从而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学生从自身的思维模式出发,去自行确定将具体的地理问题设定于何种区域内进行研究与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空间尺度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区域的多样化视角观察、分析世界,建立学生自己的地理“世界”模型。
(二) 能够推动高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高中学生通过区域认知的视角去认知区域内部结构与功能,了解区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观察发现区域之间的存在的差异,在区域開发与协作过程中运用区域认知规律与区域差异性的原理去发现分析区域地理问题。对高中学生进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区域开发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如,引导学生通过新加坡的区域分析,学习到为何在新加坡这样资源缺乏的区域环境中,仍坚持保留大片绿化的环境现象。在分析新加坡这个区域现象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地理环境进行身边地理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区域的认知活动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探究和实践活动,领悟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三)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核心重点内容之一,是地理知识从学习、思考到实际应用的保障。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高中其余各学科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各学科能力提升情况下,其余各学科还能反向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某个区域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总结概括其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主要特征,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抽象、总结和概括能力。另外,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区域的分析与总结,在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分析各地理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并通过对该区域整体或局部某种事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评价、展望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良好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的教学理念,其变革设计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但其核心重点为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区域地理教学中问题具有明显的综合系统性特点,在区域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对于某个区域的认知过程参与亲身体验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并通过信息资料的收集与讨论等实践活动,亲自参与到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认知与体验,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积累与区域认知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建议学生积极地进行区域经济相关的资料与信息的查阅,了解该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区域工业布局选择。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从而更为高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区域认知体系。 (二) 开展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生活实践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体会地理事物,以及地理事物、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与环境观。地理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实际情景中,以区域的视角,参与到区域发展条件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以区域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授课过程中,结合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策划类似如社会模拟调查、户外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对教师布置的地理学习任务中的区域地理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合作探究。教师也可以设置探究主体,让学生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探究某一区域中的地理现象。例如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相关资料与信息的收集,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实践调研,让学生实地考察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与区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让学会动态的认识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提前让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以视频录像的形式记录下区域如何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区域如何促进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样实践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需要学习并记忆知识点是非常多的。每个不同的区域都会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比如地形的差异、气候的变化、植物的分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且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造成人文景观的差异,比如人口数量,人文风光,工商农贸等内容是非常繁多的。这样繁多的差异性知识点,对教师的课程讲解与学生的背诵记忆都有着很大的难度。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区域地理知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区域地知识的框架,这对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都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地构建开放式的思维导图,这就给学生留有了足够的自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跟踪完善,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学会比较区域差异,认识区域联系
地理课程研究的是地球的整体,是一个完整整体。地理区域之间虽存着很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适用且重要的学习方法。区域差异的分析最好方法是区域比较法。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相同点的分析,能够深层次地认识区域的共同特征;而通过区域之间的不同点的比较,则能加深认识区域的特殊性,对区域认知结构进行整合构建,使得认知结构更加的清晰化。在进行比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同之处进行联合记忆,也需要将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对区域之间的差异记性更深刻的理解和記忆。深层次地认识区域的共同特征;而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不同点,加深认识区域的特殊性,对原有的区域认知结构进行整合构建,促进了认知结构的清晰化。而区域差异是区域相互联系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比如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并通过比较区域间的差异来认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明确区域间的差异性。如我国建设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一系列的跨区域资源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基于区域差异性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并认识区域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高中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是体现高中生地理学习的能力之一。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7):31-33.
[2]张艳.如何实施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以八年级地理《地形和地势》一节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4).
作者简介:
刘晓芳,山东省莱西市,莱西市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