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和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反思复习的有效性问题。面对新课程的命题走向更加开放,本文突出学生在解题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建立合理的阅读解题程序,注重读写能力的有效提高。倡导教师运用有效的复习策略,发挥试题的多元价值,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复习;略;有效性
一、关注高考命题指向,深入研究考纲
中国的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其功能主要的甄别和选拔人才。高考是为普通高校招生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教育部每年颁布的《考试大纲》是指导高考命题的法规性文件,是各省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是专家进行高考命题最重要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范本,教师需对《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进行精细的研读。
结合考纲中的考点,分析最近几年的各省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题,主观题类型可归纳为七大类:理解类、结构类、技巧类、主旨类、概括类、鉴赏类、探究类。尤其是鉴赏类和探究类,作为新课改成果出现的试题,更需要重点关注,找出其中的答题规律。
二、掌握学生的学情,确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关注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的实践中掌握解题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一)复习目标要正确,避免错位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呢?复习内容如何确定呢?这关系到一个课堂效率的起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关注学生,进行详细有效的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答题能力是复习教学的起点,特别是对自己班级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展开分析,分析学生的已有答题水准,分析学生最需要的复习目标。教师定准了复习起点,就能有效地避免目标错位。
(二)复习目标要细化,避免空泛
在新课程的高考复习中,有些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空泛笼统,甚至存在复习目标缺失的现象。“学会探究能力的学习,培养学生答题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解题能力”这类复习教案目标大而空,过于抽象,很难真正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每节课的备课过程中,需要专门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个具体、切合实际的复习目标,如“结合句式和语言特点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三、指导学生答题,建立正确的阅读解题机制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在复习备考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考点、了解题型、掌握答题步骤,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解题程序。在平时大量试题实践“操练”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思考理解、合理表述的解题习惯,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分步阅读,明晰题干
第一步是不求甚解地“跳读”,要求学生运用快速扫描法,不追求文本的细枝末节,不被文本的疑点难点缠住,重在快速把握文脉,梳理结构。第二步是细心研读,鉴赏文章内涵和语言艺术,实现对主题、情感、结构特点、表现手法等重大问题的赏析。第三步是推敲题干,找到相应的文本区间,落实文中依据。先统览五道大题,弄清题目的类型,印证在第二步研读中大脑中所产生的“初步答案”,然后逐题细细推敲题干,确立题干指向和答题的角度,谨防漏答偏答、顾此失彼等现象发生。一定要遵照设问的指向,到文中寻找并具体落实答题的区间范围,并及时圈点勾画,根据需要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信息整合。
(二)梳理语文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我们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套表意符号、概念系统,掌握了这些内容,是入门的捷径。文学类文本的相关知识繁多而杂乱,教师指导学生集中学好“关键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上海华东师大的郑桂华副教授认为“强调语文知识,绝不是一种倒退。这是一种尊重语文学习的常识,遵循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
四、发挥试题的多元价值,加强阅读材料的课内外延伸
新课改后的试题到底新在何处,给我们的答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呢?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各套试题?高考试题的价值何在呢?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呢?要想让试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借助新观念、新方法,发挥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的多元价值。
五、复习课堂的有效性反思
放慢節奏,把时间“还给”学生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考虑复习时间紧迫,就拼命地“赶”进度,“急”着把自己备课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倒”给学生,用课件一张接着一张的“放映”给学生看。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本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学生尚未深入理解,教师就不断急切“指示”学生“转入下一题”,这样“重教轻学”复习方式有悖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浮光掠影”式地做题,很难深入阅读材料深处,很难真正读懂文学类文本,不能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表达,不能发挥复习课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高三教师在文学类文本复习过程中,讲究一定的复习策略,避免复习的随意性和低效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选择适当的复习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高三的系统复习,建构新的解题知识体系,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培养思维能力,充分挖掘文学类文本在提高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走出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的“少、慢、差、费”的怪圈。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语文[R].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5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