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效课堂下如何做好导学案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爱云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了衡量初中化学课堂改革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高效课堂的落实意味着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化学教学渐入素质教育的佳境。然而,在实现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导学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导学案的介入,化学直接从灌输式教学过渡到了自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潜能,提高了教学效率,保障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导学案对于高效课堂的积极影响,本文探究了化学导学案应该如何设计以指导化学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并以“物质的溶解性”为例进行了导学案设计的解读。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高效课堂
虽然素质教育的步伐在不断地向化学课堂深入,但是化学课堂仍然没有摆脱“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强调学生本位思想、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导学案也并没有完全撼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导学案的设计不够优秀、合理。由于导学案中还残留着“填鸭式”教学的气息,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机械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搬化学实验的问题,无法真正发挥自主探究的效应,想象力、创新力、思考力等都没有有效增强。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导学案,以构建高效化学课堂呢?接下来,我将展开层层论述。
一、 何为导学案
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由教师编制的指导性学习方案。此学习方案以化学新课改教育理念为指导,贯穿学生学习过程,由师生双方协作完成学案任务。因此,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化学课堂可以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学习;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化学课堂。
二、 “高效课堂型”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传统课堂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是因为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在一天天的被动学习中,学生丧失了思考、思维的能力。因此,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提高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 系统性原则
导学案是学生教学内容学习的指导。因此,导学案必须系统展现课程整体内容以及知识结构,辅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化学知识,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提高学习有效性。因此,导学案的设计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以便构建高效课堂。
(三) 方法性原则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更加侧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生成终身学习能力。因此,作为学习指导的導学案必须遵循方法性原则,在学案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提供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四) 创新性原则
目前,化学教学正面临着全面改革,老旧、单一、重复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化学课堂越来越强调轻松、愉悦的气氛,越来越重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实验创新的环境。鉴于此,导学案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多注意兴趣诱导、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等内容的融入,让化学课堂焕然一新。
三、 “高效课堂型”导学案设计的一般模式——以“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为例
(一) 预习阶段,导学指导
导学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巩固,每个环节均有参与。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是从预习环节开始的。在预习部分,导学案的设计重在导学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知识框架、把握重难点知识、了解学习方法、做好知识准备。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可以合理分配时间,有重点地听讲、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化学教学就可以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在预习部分,我设计了如下导学内容:
1. 学习目标:①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因素;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背景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像多数物质都能溶于水。但是,有时本来能溶解的物质又突然不能溶解了。“物质的溶解性”课堂就能帮我们揭开这些生活谜团。
3. 方法指导:①对比法,区分、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②控制变量实验法,掌握溶质、溶剂的性质。
4. 学习重点与难点:①学习重点: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学习难点: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5. 教学流程:课堂游戏导入——联系旧有知识——新课讲解——联系生活、举例学习——理解概念——设置疑问、独立思考——实验探究——归纳知识——习题练习、巩固内化。
6. 课前导学:
①向分别装有一定水量的三只烧杯中放入面粉、食盐、食用油并搅拌,观察现象。
②查阅资料,了解毛料衣服干洗的原理,了解干洗剂的性能。
③盛有KNO3溶液的ABC试管,AB的溶液饱和,A试管中有晶体析出,B无。判断一下哪支试管中溶液一定饱和?另外两支试管中溶液饱和与否?
而学生通过导学指导能够有效预习,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 探究阶段,问题引导
遵循创新性原则,在课堂探究阶段,导学案的设计以问题为主,将知识点问题化、生活化,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强化高阶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在探究阶段,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式的问题探究导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串联知识,提高化学学习能力。设计方案如下:
问题一: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小组讨论,猜想有关影响因素。
2. 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3. 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问题二:机修工满手的机油用什么洗去?为什么? 1. 组内交流讨论。
2. 形成解决方案。
3. 阐述方案并说明设计原理。
问题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怎样转化的?
1. 组内交流讨论。
2. 设计实验,观察现象。
3. 思考讨论。
4. 总结结论。
在课堂探究阶段,导学案借助问题串将“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点摆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深刻理解知识,透彻掌握知识,为构建高效课堂铺平道路。
(三) 反馈阶段,知识问答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一道天然屏障,互动、沟通较少,导致教师“猜”学生哪里不会、不懂,学生“怕”教师发现自己有不会、不懂的地方的现象频频发生,致使教学效率低下。鉴于此,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添加“反馈”阶段,这一阶段,导学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一场知识问答活动,一问一答之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使得教师得到真实的学习效果反馈信息,从而做好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在反馈阶段,我设计了知识问答活动,以便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积极展开下一步的教学行动。知识问答内容如下:
1. 什么是溶解性?
2. 不同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溶解性相同,对吗?
3.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可以溶解吗?
……
通过这些折射基础知识的问答题,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教学效果,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四) 内化阶段,拓展练习
所谓高效课堂,不只是课堂效率高,课后巩固效果好也是重要内容。因此,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重视课后内化阶段。在课后内化阶段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要注重练习题的开放性,选取与生活机密相关的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强化化学创新能力,增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在内化阶段,我设计了拓展练习活动,内容包括:
1. 建筑工地上会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的缘故,将生石灰加足水后,溶解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该溶液的是什么属性?
2. 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泡冒出,我们喝了汽水常常会打嗝。猜想一下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
而通过这样的导学案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复习物质溶解性知识,而且可以拓展知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内化知识,培养化学素养。
(五) 反思阶段,自我总结
反思是再认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是学好化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加入反思阶段,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概括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设计,在反思阶段,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物质的溶解性反思表》,引导学生“旁观”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学好本节课内容。表格内容如下:
1. 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教材知识?
2. 在小组合作中,做了哪些贡献?
3.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曾出现哪些问题、障碍?
4.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了哪些学习方法?
5.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而通过导学案所设计的反思表,学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过程,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了学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的“毛病”,便于學生制定有效的“物质的溶解性”复习计划,弥补弱项,强化学习成果,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导学案是化学学习的“地图”,教师是“地图”的绘制者,学生是“地图”的使用者。因此,导学案有指明方向的作用。所以,要想实现化学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让高效课堂成为导学案设计的方向,让导学案的设计细化到各教学环节之中并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晓芳.初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探研[J].成才之路,2017.
[2]刘影.初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李继红.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与施用初探[J].学周刊,2013.
[4]王庆华.基于利用导学案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作者简介:王爱云,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8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