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改革三维教育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更多地指向学科知识为主的学生素质教育,而这些素质教育则需要学生体验课本、体验生活。生活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堂相结合,能形成一种开放的、新颖的,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基本框架;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044-02
   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当中的人和事与政治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建立直接联系。生活化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把学生拉回课堂,还学于生
  传统教学理念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服务于知识的重现和巩固,从而在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脱节,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中学政治课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并用所学理论与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根据这一理念,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和体会知识,并通过现实生活去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唯有把政治课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最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升华。学生回归自己的本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利于课堂生活化与教学效果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政治课作为传统学科,也越来越不被学生看重,政治课堂更是被轻视,政治课往往被冠以“无聊、枯燥”之名。课堂上政治教师成为唯一的表演者,学生也成了政治课的看客。而紧密结合生活的教学活动,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变为导演,为课堂营造氛围,每位学生都是演员,都参与其中,以真实的生活体会还原最真实的感受。生活化教学是学习和生活的双向传送带,教学不断地把生活经验作为素材加入课堂学习中,同时课堂上的经验成果又以理论的形式延伸至生活。这种学习与生活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也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提升品德修养,增强政治素养,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如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时,以学生在校读书为例,告知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也有相应的受教育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逻辑能力
  在个体能力的构成中,创新能力是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往往要求学生有相应的人格,例如勇气、毅力、好奇心、求知欲,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维力、表现力等,这些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例如,在讲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的职能时,便可采用对比式指导法,比较两者的不同,正确区分二者的职能,引导学生使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识记知识点,举一反三,避免混淆相似知识点,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又如,在讲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时,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事例,向学生提问:“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是都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是一定有价值?”通过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思维高度集中,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般来说,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陈述有关知识,学生主观选择性地学或不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学”是一个双向展开的活动,教师不仅是教学氛围的创设者,更应是思想道德价值的引导者,学生要积极参与其中,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二者需步调一致、和谐进行,才能完美地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突出体现学生“生活体悟”的重要性。
  (一)紧贴生活,诱发体悟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课前导入,采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采取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触碰学生的思维开关,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环境当中。在上课的初始阶段,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如在讲政府的职能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也门撤侨》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政府的作为,并适时向学生提问:“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在也门撤侨?这说明我国政府履行什么职能?”通过视频播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激发爱国情感,理解并识记相关教学内容,增强其责任感。
  (二)情景模拟,引导体悟
  生活即课程。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关注时政,并注意观察、感受,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进而举一反三,把解决方法运用到相关问题上,并最终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来的“实际”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可以从家庭卫生出发,为了保持干净整洁,家庭成员如何作为?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又能如何作为?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需要、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点,结合日常生活来选定“体验”的情景。可以是手动实践,或进入开放式练习,或情境再现等。这不仅要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点的体悟,这一步既体现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也是展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三)总结反思,升华体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无疑总结拓展就是把理论引向实践的过程,是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总结拓展的过程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再认识、再体悟。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综合,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判断能力,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在心理上也有了对学习的认可,在思想认识上能得到升华。比如在讲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前模拟“排队买票”的生活情境,安排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售票员、购票群众和插队者,然后让插队者和被插队者之间根据自己平时生活的处理自由发挥并展开对话。这样被插队者会切身感受到别人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影响,而插队者也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意识到这样的反规则行为给他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不良风气和影响。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要想获得学生认可,就必须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直观感受课堂魅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最终达到中学政治课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教育目标。当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踏入以下误区:一是滥用生活体验方法。要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分主次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事半功倍。二是过多倚重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起不到教学作用,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的思路,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淡化教师的主导性。需要教师更加理性和智慧地引导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积极地开展情感体悟,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
  [2]李庆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08).
  [3]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7,(04).
  [4]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