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学阶段是儿童与成人的过渡阶段,既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多多少少伴随着叛逆,总是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或几种心理问题,由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心理老师应该以问题为指导,解决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达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近年来,社会转型加剧,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一定程度的叛逆和对事物判断的盲目。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和影响,使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容易陷入混乱。在这一阶段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面指导和教育。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克服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和障碍。
   一、中学生典型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人类的行为不是单一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心理学研究的是整体,正常人的心理由许多方面构成,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正常的心理功能,具有不同的结构,确保心理活动的正常运作。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心理是相互影响的。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表现的分析,得出以下几個典型问题。
   1.缺乏学习目标
   绝大多数中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激励下成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忽视学生的喜好,进行固定的思维模式训练。这种方法会使中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目标,导致内心的混乱、学习状态不好、学习态度改变及叛逆的心理。
   2.网瘾和早恋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叛逆的时期,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自制力差。这个阶段的他们很容易染上网瘾或早恋。这一现象也成为中学生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交流障碍
   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备受宠爱,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和不顾及别人。社会氛围的冷漠,这种现象也会使中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因素
   1.缺乏对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课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缺乏一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进入正规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以书面形式进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的不足。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身就忽略了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这种教学氛围导致学生没有对所讲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即使了解不应该这样做,也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导致整个课程流于形式,对学生没有实质性帮助。
   2.心理健康教师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知识教育为主背景下,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重要性未得到充分认识,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制度的发展不完备。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全面了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明确。这一特点导致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学目标。
   3.缺乏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敏感、易冲动,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中学生在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有待提高。虽然他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波动性等,但他们依然有着很高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独立,对自我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期间如果受到打击,就会变得沮丧,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并最终导致自卑的心理问题。
   4.家庭关系导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由于家庭关系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占很大比例,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表现好。父母的过高期望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此外,许多家长过多地干涉学生,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担心他们的早恋状况会影响学习,这样的家庭干预也更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家长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使得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完全无法忍受,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三、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在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正确的事情,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1.加强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
   在德育过程中,中学教师应重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以便在实践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营造一个乐观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引导学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以乐观的思想面对困难。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相对较快,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的角度进行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生是一个接受新事物的较快的社会群体,容易受环境的驱使。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这种校园文化氛围,对中学生的整体学习和态度会产生有效的影响,也是对中学生的一种无形的影响。鼓励中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使中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学校应该不时地举办一些有趣且充满积极性的校园活动。通过中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将一种能洗涤学生心灵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判断和完善自我认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
   在教学前,学校应培训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增加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确保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提高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过程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如果要有效地幫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开展有效的学习,增强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重视教职工的素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学习,促进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生心理状态,使教师在日常德育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学习和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学校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言行一致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3.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素质
   对问题学生而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结果还有待巩固。同时,还需要通过心理训练和各种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心理辅导成效。
   要帮助中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自信心,中学生就应该建立乐观自信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和学校做出相应的努力,也要求中学生自己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外界对自己的影响,达到最佳状态。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必须在一种自信的状态下真正地学习。这种自信能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处于最佳状态。学校和教师也要积极为中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咨询,不断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良好和全面的认知。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指导下,中学生的自信心将逐渐回归,形成对自己和生活的良好认知。引导中学生积极交往,在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抑郁心理会逐渐减少,这些对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抑郁症心理学的产生要求中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了与他人不断沟通,学校还应为彼此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克服抑郁心理,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4.父母应该改变他们的教育态度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教育。父母要重视培养学生进步,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注重生理教育和人际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会发生变化,在他们的心中会有强烈的欲望去了解异性。家长应在教育中为学生普及一些生理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尤其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起点,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应多注意教育方式。在教育方面,要加强与儿童的沟通,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可以通过家访获取重要信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不和或离婚、再婚,养育方式不当,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叛逆、自卑、孤独、厌学等不良倾向。它是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家庭教育水平低的问题,我们通过学校家长会议和家访,对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减少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信任的人。因此,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解决学生成长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了解了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后,班主任可以为有问题的学生做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学习心理辅导和谈话技巧,在心理咨询中运用尊重、倾听、移情、真诚等心理辅导技巧,为学生解答心理难题。在课堂上教师自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论
   在阐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教育的意义在于“教”,教人学习知识,教育人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是衡量独立个体健康的重要标准。在中学阶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道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要求中学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日常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坤,苑璞.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解决途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62-263.
   [2]萨茹拉.初一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3]姜日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心理月刊,2018(12):28,26.
   [4]刘于雅.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表现与应对措施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35(5):124-128.
   [5]常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52-53.
  编辑 张佳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