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创新整合点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化抽象为形象,化空洞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它对文章思路、文章结构的剖析,有独到的优势与功效。因此,我们团队决定把思维导图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①了解方法。用思维导图学习说明文《话说长江》(节选),能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设计教案时,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课前利用微课,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结构与基本的画法,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的结构。
②提炼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前了解方法,课中进一步阅读课文,提炼方法,丰富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步骤:a.确定中心主题;b.划分层次,概括层意;c.提炼关键词,精心绘图。方法提炼后,学生很轻松地运用方法绘制山城、雾城的思维导图。
③拓展方法。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阅读,还能指导学生写作。写作前能运用思维导图筛选和组织写作材料,丰富写作的内容,安排写作表现手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概括能力,锻炼思维能力,轻轻松松提升语文素养。
● 教材分析
本文是電视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的一部分,解说词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说明文体。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它与图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课文重点介绍了重庆的历史、地形,重庆山城和雾城的特点,以及美丽的夜景,展示了重庆独特的风光。采用微课程教学,利用翻转课堂理念,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自主学习思维导图的知识,在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运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绘画能力,学生们也喜欢写写画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把思维导图纳入进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说明文以前学生也学过,但解说词还是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文体,了解思维导图,我们利用课前微课介绍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印象。为了形成开放包容、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展示评价,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效率。
● 教学目标
1.课前达成目标
①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会用思维导图识记生字,理解新词。
②能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并尝试用思维导图表现重庆的历史。
③利用网络资源整理收集家乡资料,为课堂学习搭好支架。
2.课堂达成目标
①用思维导图学习重庆山城和雾城的特点。
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家乡的思维导图。
③通过小组展示评价,修改作品,大方得体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评价同学的作品。
● 教学过程
1.课始检测
(1)用思维导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天,大家观看了微课,在微课中我们学习了画思维导图,请看黑板,谁能看着思维导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思维导图)
学生自由回答。
(2)说一说,重庆名称的由来
师:我们还了解到重庆悠久的历史,谁来向大家解说一下?(播放视频)
评价标准:音画同步,语气轻松、自然、舒缓。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看学生们有没有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思维导图和解说词有没有初步的了解。以课始检测督促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
2.进阶阅读
(1)了解重庆地形
师:我们知道了重庆名称的由来,那你们知道重庆的地形是怎样的吗?
①指名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幅图中哪个区域是重庆?哪里又是朝天门?
②画一画:在地图上标出重庆和朝天门。
师:谁来画一画这幅地图中哪个区域是重庆?哪里又是朝天门?(指名在白板上标画)你找得这么快,这么准,你是依据文中哪句话?
学生回答。
师:瞧,将重庆地形比作舌头,真是生动形象。
③读一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这一段先说重庆的地形像舌头,再说地形让它成了十分重要的港口。(边说边在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中添加两个支干:舌头、港口)
(2)小组合作完成“山城”和“雾城”的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思维导图,还能帮助我们知道每一部分又写了什么。看,刚才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读清楚了重庆的历史与地形。你们能再进一步丰富思维导图,将“山城”“雾城”这两方面的内容读清楚吗?现在我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完成“山城”和“雾城”这两块的思维导图。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山城”或者“雾城”的思维导图。
(3)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辅导时要关注每组的学习状态,要提醒小组长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发现问题适时进行引导、点拨、鼓励,并用希沃授课助手直播各小组学习状况,让各小组之间了解彼此的动态,在竞争中互相激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学生展示,互相点评(略)
(5)讨论山城和雾城的位置能不能换
师:集中大家的智慧,终于把思维导图画得又正确又漂亮。从思维导图中我们知道作者从好几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山城和雾城的特点,也知道山城和雾城都属于重庆的特点,课文是先介绍山城,再介绍雾城,我们能不能把它们的位置换一换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你们觉得谁说得有道理?的确,它们的位置不能换,因为有了山城才有了雾城,这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的写作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提升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辨思维,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3.协作创作
师:同学们,阅读文章时,借助思维导图,我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还能更进一步读清楚文章是怎样写的。其实,思维导图还能帮助我们写作呢。
(1)思维导图引路
师:比如,我要介绍武汉,想从美食、美景、历史和交通等方面介绍,这是我画的思维导图。(PPT出示自己画的思维导图)
(2)点评教师的思维导图
师:能给我提提宝贵意见吗?(学生提修改意见)谢谢你们的提醒,让我知道了思维导图不仅要表现出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而且还要注意介绍的先后顺序。
(3)合作创作家乡的思维导图
师:如果让你来介绍我们可爱的新洲,你想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如果没想好,大家可以拿出平板扫二维码,看看老师推送的资料,也可以自己上网查一查,先了解一下家乡,然后讨论你们想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家乡,看看能不能也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哪一组先画好了,就先向大家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写作。围绕一课一得的核心目标,促使学生掌握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会学习。
4.展示评价
师:相信有了这幅思维导图,你的习作就会条理清楚。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思维导图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就去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具体生动地介绍重庆,说不定我们还能进一步丰富思维导图。课后请大家把分组完成的山城和雾城的思维导图整理到大的思维导图中,完成本课完整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在评价中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思辨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 教学反思
1.分析评价,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
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学画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提炼的方法绘制山城和雾城的思维导图。最后小組在班级展示,听取同学们的评价。学生在不断的分析、评价中不仅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还实现了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提升了核心素养。
2.合作交流,知识由灌输走向构建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开放包容、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本课设计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检测自学生字情况,合作完成山城(雾城)和介绍家乡的思维导图。学生们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评价,主动地建构知识,提升了核心素养。
● 设计亮点
1.巧搭学习支架,促进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转型为支援者、参与者,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前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框架和学习范例,让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掌握画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
2.巧用思维导图,聚焦核心目标
字不如表,表不如图,思维导图能将文字记忆改成图像记忆。本课设计紧紧围绕思维导图这一核心目标,讲清楚,讲透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精细学习,做到一课一得。
3.利用智能技术,提升核心素养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是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信息技术让学习更加便捷。在设计中,我们加入了关注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了解家乡美食、美景和用好弹幕评价等环节。问题是自主学习的核心,通过网络平台能提供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他们更好地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