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深度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有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之分,当教师以硬性灌输的方式展开知识教学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难达到较深的程度,故其无法灵活地应用到知识解决过程中,但当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加入到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性认知中,他们就会关注到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在对知识进行深度化的加工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呈现出来。所以,要想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深度学习,我们就必须清醒地认知当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托有效教学情境、凸显合作共享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和自觉的知识反思中,完成主动探究,深化知识认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策略
现在是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劳动输出方式的时代,占据社会第一位的知识是会学习。而要想做到会学习就要能够在高阶的思维层次中学习,能够在知识探究中把握学科知识本质。而小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联系,是一门以数字和符号为载体的学科。它对学习者有着更高层次的综合思维要求,具备得天独厚的深度思维发展条件。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着力推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是数学学科特质的要求,也是为学习型社会构建培养基础建设性人才的需要。
一、 深度学习的定义和意义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要深度学习,只有充分掌握上述问题我们才能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引导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一)定义
深度学习是一个关于学习层次的定义,深度学习的“深”表现在培养目标与结果上,呈现在学生的多维投入水平上,其同时兼顾了學生行为、学生情感和知识认知等多个方面。因此,要想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就要以数学学科核心内容为载体,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通过对精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分析与理解中,在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的深度探究中体验成功。
(二)意义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指向心智活动或较高认知能力的思维模式,需要以高阶的思维活动为支撑,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阶段,故在小学教学中突出深度学习,可以具有如下意义:
1. 还原数学学科本质,深化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在关联性、整体性认知理念的指导下,自觉探求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断的探求中找到学科根源,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 突破思维局限,强化自学能力。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地感知知识特点,而且还能亲眼见证和使用知识探究方法,在实践中增加主动思考方法与经验积累,强化自身的自学能力。
3. 实现情感目标,助力品格发展。因为要想达到深度学习,那么无论是学生学习兴趣,还是思维情感都必须是全面发展调动,而这个全面调动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锤炼了学生迎难而上、自强拼搏的学习能力。
二、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深度学习是较适合的知识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小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和旧有的思维方式的限制。目前,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并未获得充分的体现,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不够
小学阶段毕竟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在该阶段的孩童在知识感知形式上仍然停留在具象层面,故其在记忆知识时还是习惯机械记忆,而不是将知识理解、思考之后,内化吸收。因此,在数学课堂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深度学习任务,找不到正确的深入学习法门。
(二)学生合作能力不够
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大都个性张扬、极度自我,故在合作探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保持着独立的学习状态,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匮乏,甚至还有同学在完成团队任务之时,固执己见,拒绝与他们商议,这便使得合作学习的优势无法凸显,学生的学习探究根本达不到深入化的程度。
(三)教师理论理解偏差
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不深刻,将深度学习与兴趣引导等同起来,忽视对学生的深度思考指导,使得学生的主动学习还是停留在对数字符号等表面性数学知识的理解,根本达不到知识整合、能力培养、情感发展的层面。甚至还有教师认为深度学习只适合小班教学,只对个别孩子有帮助,对深度学习理念持否定态度。
(四)教师教学策略失当
教师在组织数学知识感知活动时,过度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缺少拔高性的教学引导;虽然会设置教学情境,但情境在整个数学课堂中的利用率并不高,情境与课堂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体现得不够清楚;喜欢以机械、重复的方式总结课堂知识,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整合等等。
这些教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深度学习的顺利进行,导致了数学课堂学习浅层化,学生知识理解的表面化。
三、 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主要策略
立足问题,才能找到方法。针对以上教学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尝试,最终总结出了如下四条深度学习课堂构建办法,现结合教学经验一一论述如下。
(一)情境依托,降低学习难度
现实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衍生情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母体。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还原数学知识衍生情境不仅可以促使数学知识学习活动由原来的数字、文字和符号感知向现实情境感知转变,降低数学知识探究难度,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中枢神经,唤醒学生的主动认知热情,让学生在内心情感需求的驱动下进入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之中。
例如:在《小数的近似数》知识教学之时,我先以多媒体呈现学校组织学生测量身高的视频,随后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报出每个人的身高。“小明的身高是1m。”“豆豆的身高是98.5cm。”“小红的身高的1.114m。”“小亮的身高是0.894m。”……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道。“啊呀!豆豆多高来着”我继续问道。“大约是1m。”“大约是0.98m。”学生纷纷回答。“那谁的是对的呢?”我问。 随后,学生在对该问题的探究中成功的了解了小数位数保留法则。接着,我又以该教学情境为依托设置了诸如“保留一位小数时小明和豆豆的身高都1m,从数字上根本看不出哪个人高,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问题呢?”,深化了对小数位数保留原则及其原则形成原因的认知。
(二)合作共享,强化课堂参与
合作问题的解决是推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而要想解决合作学习问题,就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构建团体测评与个人结合相统一的成果测评方式,将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捆绑到一起,从而有效约束团队成员的个人行为,解决合作过程中成员参与度不一的问题,凸显合作共享原则。
例如:在《运算法则》知识学习过程中,我先将在计算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上可以互补的同学划分成了四人数学探究小组,然后给每个学习小组设定了5分的基础积分,然后公布个人与小组同步加分、扣分规则,如:个人主动回答问题团队与小组均加1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展示小组和个人均加3分,小组因合作分歧、发生争执而为完成任务扣3分等等。
随后,展开知识教学活动,并利用媒体技术对学生得分进行统计,对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现场表扬。
在这样的计分規则下,学生和小组之间的产生了直接的利益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协调合作,减少了因组内分歧而造成的探究时间浪费,让学生在合作中进入深度学习。
(三)问题引导,延展学生思路
提问是教师延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考空间、支持学生话语活动的主要途径。在组织数学知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主动优化对学生的问题指导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进入更高级的思维层次,而且还能不越俎代庖,保留学生的主动认知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支持之下自主、自觉地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营养,内化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因此,要想推进数学教学中的主动探究活动,我们不妨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延展学生的思路,
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知识教学过程,我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条,让学生试着制作三角形。在大部分学生都制作完成后,我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有些木条摆不成三角形?”一个学生答。“哦?谁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问。“选跟长的就好了。”另一个学生答。“哦?果然如此,为什么短的不可以,稍微长一点的就可以了呢?这条第三边的长度有什么规律吗?”我又问。
随后,学生通过对制作好的图形的边长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长度关系。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做好的三角形,说一说它们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每个类别的名称是什么?等等。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对课堂实践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在对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中掌握了数学概念,发展了自身的数学抽象能力。
(四)总结反思,创建知识体系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感悟是不可能一次性获取的,故要想推进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我们不妨重视课堂中的总结反思环节,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自觉性总结和反思中创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知识教学完成之后,我单独为学生组织了一次学习成果汇报课。
首先,我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将每课学到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从整体化的角度看待这些知识,分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多边形在求面积时主要采取了哪两种办法?利用这两种办法是否可以求出所有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接着,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在以同伴智慧碰撞中发现了不同图形面积求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了求多边形面积的核心方法,发展自身的深度思维。
四、 总结
综述,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我们可以从对数学探究难度的降低、对学生合作行为的强化和对教师教学引导的优化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效的措施支持学生的主动认知行为,辅助学生突破阶段性思维局限,顺利进入高阶思维活动,提升深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华.浅谈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6-157.
[2]刘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5-166.
[3]丁爱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9(26):44-47.
作者简介:吕伟琴,广东省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