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种植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研究探讨“通过种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活动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人际、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种植;MHT
  一、引言
  人与植物间亲密的接触和互动,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园艺是以植物、园艺及人与植物的亲密关系为推力,结合精神投入、希望、期待、收获与享受的过程,协助病患获得治疗与康复效果的方法。[1]
  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初,美国已认识到园艺疗法对提高智力低能者的智力和消除贫困导致的变态心理具有良好效果。2001年,班瑞益证明园艺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发挥有效作用[2];黄蔷薇、周丹发现园艺能改善住院心理疾病患者的焦虑情绪;2006年,修美玲和李树华证明园艺活动对老人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各种研究证明园艺疗法有康复效果。
  也有研究证明,在健康人群中园艺也有一定的提高心理品质的作用。李永真在幼儿园里引导孩子种植管理花草,能改变孩子的性格[3];吴志雄、邱鸿钟运用蔬菜园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心态平静、心情舒畅,能让性格孤僻的学生提高社交能力;锺晏瑜研究显示“参加园艺治疗活动后,可以缓解高中生压力”,香港园艺治疗协会会长冯婉仪将园艺疗法的功能总结为“促进参加者获得认知、社交、情绪、身体、精神及创意方面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学校开发了心理园艺课,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去农场参加劳作,并且全员参与,以期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似乎回归自然,参加劳作成了舒缓心情,提高积极心理品质的良药。
  以上研究中针对焦虑采用的量表仅仅是笼统SAS,但初中生焦虑有很多类,如果细分,作用是否不一样呢?
  园艺活动范围很广,本文主要以种植活动为主,包括播种、浇水、施肥、修剪、收成等。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初一年级每个班自愿报名2—3人,参加种植活动,总人数42人,作为种植组,即实验组。为排除时间因素,从初一年级中挑选出性别、性格、情绪相近的42名同学同学配对,形成控制组。剔除无效问卷及流失人员,最后回收实验组33份问卷以及与之配对的控制组33份问卷。
  (二)研究工具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用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修订的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把这8个内容量表的结果综合起来得到全量表分数,分数越高,表明学生的焦虑程度越强。
  (三)实验程序
  入校时两组前测,由心理老师组织在电脑上自测,控制组不参与种植活动,实验组(种植组)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种植课外活动,心理老师组织种植后的感悟分享,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从播种到间苗、施肥、浇水、收获全程参与,共七次,学期末两组后测。
  鉴于MHT总分大于65分者有较严重心理问题,需要特别对待,本研究将这部分学生剔除。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对数据做正态分布检验,八个分量表数据不是正态分布,所以采用非参数检验,全量表总分测验结果为正态分布。
  实验组与控制组MHT全量表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参加种植活动前无显著差异F=0.167(P>0.05), 经过一个学期的种植活动后,实验组MHT总分显著低于与控制组F=4.658(P<0.05);八个分量表内容进行非参数检验,实验组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MHT全量表总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八个分量表内容进行非参数检验,前后测均无显著差异。
  控制组MHT全量表总分后测显著高于前测,T=-2.64(P<0.05)。八个分量表做非参数检验,对人焦虑Z=-2.36(P<0.05)、自责倾向Z=-2.28(P<0.05)身体症状Z=-2.28(P<0.05)均有显著差异,且后测均高于前测。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种植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種植活动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人际、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促进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学生进入初中后,消极情绪会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小学会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并发现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参加种植活动,虽然不能让我们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明显改善,但与大自然的接触能让我们心情放松、愉悦,放松的心境会帮助我们稍稍缓解各方面的焦虑,一点点的缓解逐渐累积,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
  当孩子心情低落时,不如让孩子出去走走,种种花草,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领略各种风光,参加各种活动,促进人际交往,发现自我,不需要你说多少,他能自我领悟、自我成长!
  五、结论
  种植活动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人际、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瑞娟.园艺治疗在秀气利用研究[D].台北:国立中兴大学园艺研究所,1980-12-14.
  [2]班瑞益.园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病人的康复效果[J].护理研究,2001,15(4):327-329.
  [3]李永真.让自然角不再成为摆设[J].早期教育.2004(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