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思考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离焦虑是幼儿初入园时的常见表现,也是新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但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在处理幼儿分离焦虑时难免出现手足无措、指导语言随意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教师个人原因,也有因培养教师阶段实践性课程不足,入职后得到的方法和指导少等,家长的敏感也加剧了新教师的不自信等外在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主要有提前做好入园准备,入园后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为给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提供支持,建议加强新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实践性课程,幼儿园搭建助力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机制,并给予新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撑与关怀等。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幼儿园新教师;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幼儿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因入园离开依恋对象而造成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是幼儿在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但过度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在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也是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无法避免的现实困惑。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新教师必然也面对着这样的挑战。但新教师因自身特点与实践经验的限制,使其在处理幼儿分离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及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阻碍作用。本文聚焦幼儿园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从幼儿园新教师的特点及其面对幼儿分离焦虑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了幼儿园新教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了幼儿园教师有效应对分离焦虑的经验,并提出了外界对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支持策略。
一、幼儿园新教师特点及其处理幼儿分离焦慮的问题
(一)幼儿园新教师的内涵与特点
当前不少研究者对新教师概念做了界定。王小明(2010)认为新教师是指完成了职前的所有教师经验课程,按照国家的要求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被一所学校聘任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一至三年的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1]张立新(2014)认为新教师是指完成了职前师范教育或非师范类教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受聘于某个托幼机构,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一至三年的缺乏经验的正式编制或临时编制的新手教师。[2]结合已有研究中的定义内涵,本文中的幼儿园新教师是指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并受聘于某个托幼机构,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三年以内的缺乏经验的新手教师。
幼儿园新教师大多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经验不足,缺乏技巧。主要表现在新教师与幼儿的接触互动还不足,难以准确把握幼儿的性情特点与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沟通交流可能会有障碍;同时还缺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经验,所以在一日生活中还不能的得心应手。二是新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有一方面当新教师遇到个别幼儿提出新奇问题时,无法及时恰当应对;另一方面新教师对幼儿间发生矛盾后的反应与处理,容易因“找出谁先犯错”的惯性思维而易陷入僵局;当幼儿发生安全事故时,新教师很难迅速做出应对方案等。三是新教师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易受影响。主要表现为新教师面对着新角色的挑战和新环境的适应,新教师往往在教育过程中情绪更为敏感,易产生焦虑。
(二)幼儿园新教师面对幼儿分离焦虑时的主要问题
1.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幼儿分离焦虑是不少幼儿在刚入园期间都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哭闹,黏人或恋物,或生理紊乱,[3]导致幼儿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新教师刚入职不久,对幼儿园的工作处理应接不暇,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处理更是常常手足无措。对于个别哭闹的幼儿,新教师一开始还能给予安抚。一旦多名幼儿集体哭闹时,新教师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对于幼儿因分离焦虑而产生的恋物或黏人,而引起情绪不稳定时,新教师除了顺从幼儿外很难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引导幼儿。对于幼儿因焦虑而不合群时,新教师往往无从下手引导幼儿融入集体,使幼儿加剧孤独感,感觉不到新环境的温暖,因而难以摆脱分离焦虑。
2.语言随意,难以恰当地引导幼儿。新教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时,伴随着缺乏适宜方法的往往是语言的随意和匮乏,有时甚至出现不当语言。语言随意一方面可能是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工作或活动上,不能很好的顾及焦虑幼儿的情绪和状态,因而随意应付;另一方面是新教师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幼儿,随意对幼儿说一些话,有的不仅不能安抚幼儿反而可能加剧幼儿的焦虑感,特别是对于分离焦虑表现非常激烈的幼儿。例如有的老师在遇到分离焦虑幼儿哭闹时,会说:“你再忍一会儿,吃完午饭妈妈就来接你了。”这时,幼儿得知还得在园吃午饭,便会更加焦虑,哭声不止。或有的教师说:“你哭这么大声,会把大灰狼招来的!”幼儿听后,更加恐惧,倍感焦虑。
3.无计可施后,着急冲动易产生不当行为。新教师刚参加工作,自身还处在新环境的身心适应期,对幼儿园的一些事应接不暇,心理压力较大。而当其面临分离焦虑这一难题时,又往往是尝试过多种应对方法仍然无效,处于很多时候都是无计可施的状态,这种挫败感加之幼儿情绪的渲染,教师极易产生着急冲动的情绪,个别教师甚至可能出现不当行为。比如,当新教师着急冲动的时候就出现用极端语言来威胁幼儿,如:说“你再哭我就把你关在小黑屋里!”、“我们班不要一直哭的孩子!”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打骂、体罚幼儿,对幼儿冷暴力等行为,这些举动使幼儿更加恐惧、焦虑不安,影响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新教师在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内在原因
1.缺乏实践经验。新教师初入职,与之前在校学习的方式状态截然不同,因而在刚开始工作时还处在自身角色调整的过程中。幼儿园的一切对于新教师都是新事物。新教师对于如何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如何与幼儿沟通交往、如何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如何与家长交往等等均没有完全的“亲自操刀”的经验,因而新教师要学习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宜。对于幼儿分离焦虑也是一样,新教师不仅缺乏直接处理焦虑的方式方法,而且缺乏对儿童的认识了解、沟通技能等等处理分离焦虑的基础性技能,因而当自己面对分离焦虑状态的幼儿时会出现许多问题。 2.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新教师在校期间学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等理论知识,但去幼儿园实践这些知识的机会极少,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未通过实践加以理解和运用。实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若抽象概括的理论学习脱离的幼儿园实践,那知识就只能成为死知识。这直接导致教师入职后,需有很长一段时间来摸索实践,增长实践性知识。例如,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时,新教师知道理论上小班幼儿情绪控制力差,且易被“传染”,但实践中,极少有新教师能灵活将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与其他幼儿分开,以避免哭闹严重的幼儿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
3.缺乏自信,束手无策。新教师由于自身对幼儿园工作的生疏、经验的缺乏,导致缺乏自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教育教学时,新教师因无法掌握教学秩序,而缺乏自信;在一日生活中,因无法管教个别顽皮的幼儿,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情况而陷入窘境;在日常工作中,因缺乏实践经验而在同事面前不自信等。这些表现,使新教师面对分离焦虑幼儿时,容易出现对自己方法的不确定,不敢轻易尝试,手足无措。同时,由于不自信导致在幼儿分离焦虑时与家长的沟通较被动,对自我专业性产生怀疑,不能很好的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况并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外在原因
1.职前培养时期接受的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我国师范院校在培养阶段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实践性知识却大多出现在模拟情景中,如“模拟课堂”等。虽师范院校也建立了见习、实习的课程,但整体时间相对较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基本是分割状态。因而,新教师入职后,无法灵活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问题。
2.入职后,处理分离焦虑问题时缺少方法指导。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幼兒园未及时建立帮扶机制,新教师由于刚进入到这个环境,还未熟悉新同事,也不知道遇到问题该向谁请教。二是幼儿园建立了机制,但并未真正实施该机制,使帮扶机制形同虚设。因而,新教师难以寻找学习途径,无法顺利学习到有效经验。
3.家长给予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加剧了新教师的不自信。在虐童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不信任感加强。虽很多幼儿园都安装了监控,但仍未得到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加之是新教师,又是幼儿分离焦虑时期,家长对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使新教师更不自信,给新教师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三、幼儿园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经验
(一)提前为幼儿做好入园心理准备
幼儿入园心理准备是缓解分离焦虑的重要途径。幼儿入园前,教师可引导家长带幼儿提前参观环境,使幼儿初步熟悉幼儿园环境并对之产生兴趣,从而减少对入园的抵触情绪。教师入园前的家访也是很有必要的,良好的家访过程可以很好的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发生。一是教师可向家长传授分离焦虑的正确观点,为家长做好迎接幼儿分离焦虑的心理建设。二是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家长做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建议,指导家长科学的为幼儿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建设,为幼儿入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三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和家长的交流,能大致了解到幼儿的具体特点,初步预判该幼儿是否有分离焦虑,并根据其兴趣特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此外,家访还可使得家长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家园共育。
(二)提前为幼儿做好入园物质准备
在物质方面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引导家长为幼儿准备好入园所需物品,也应创设好温馨有爱的班级环境。当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中时,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教师将教室装扮的温馨友爱,可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另外,教师在玩具摆放上也需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幼儿喜欢的、安全的玩具种类,可有效转移幼儿注意力,缓解分离焦虑情绪;二是教师需保证玩具数量,不可一种玩具只有一个,否则幼儿间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抢,加重焦虑情绪。另外,准备一些音乐和游戏也是很有必要的。大量研究表明,音乐对于安抚、平复幼儿情绪有明显的治愈效果。[4]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更易与同伴产生交往,使幼儿不仅感受到乐趣,还可在交往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三)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给其更多的关爱和安抚
未入过园的幼儿大都会出现入园分离焦虑,但其程度不一。有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较低,教师稍加引导即可缓和。而有的幼儿分离焦虑则相对严重,需教师重点关注。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不仅有利于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减小了其对整个集体的情绪影响。教师通过家访,已对幼儿初步预判,制定计划,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处理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难度。具体计划如:xx喜欢玩具车,在他哭闹时,教师可在安抚其情绪的同时,分次拿出不同的玩具车来吸引其注意力,缓解分离焦虑;xx在家喜欢帮妈妈干活,教师可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分散其注意力的同时,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幼儿,使其产生成就感,缓解分离焦虑。此外,教师也应与这类幼儿多拥抱、多鼓励互动等,使幼儿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以缓解其分离焦虑。
(四)分析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原因并耐心给其针对性帮助
教师单凭在家访中对幼儿的预判是不够的,还应在幼儿入园后,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深一步的分析。教师做到“预判——计划——实施——反思——分析”的循环可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即教师根据对幼儿的已有了解,判断出该幼儿特点,计划出应对策略,事后反思效果,分析原因,再重新预判、计划等。预判主要是判断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原因。总体来说幼儿分离焦虑是因离开依恋对象造成,但其具体原因却各有不同。有的是因来到新环境还未体验到新环境的乐趣,缺乏安全感。有的是因之前在它园上婴班、早教班等,转园后离开了熟悉的同伴……做好预判,是针对性的帮助幼儿的第一步。此外,教师还应耐心应对分离焦虑幼儿。当幼儿处于严重焦虑的状态时,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若教师此时不耐烦的样子,会加重幼儿的不安全感,使幼儿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四、对幼儿园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支持策略 (一)职前培养阶段加强学生的实践性课程
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师范生入职时“断层感”明显,适应困难,且专业认同感低,主动建构实践性知识的意愿缺失。[5]追溯得知,我国幼儿教师培养院校均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在实践知识的教授上有一定的欠缺。建议幼儿师范院校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在园见习机会,延长见习时间,有针对性的选择见习时间。虽大四学生会进入幼儿园实习,但实际表明,只有大四的入园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院校应增加学生入园见习次数,延长见习时间,并有针对性的选择见习时间,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用在校所学理论知识解釋幼儿行为,观察反思教师的教育行为,学习来自一线教师的指导意见,体验一线幼儿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实践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这种见习方式不仅可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选择,还可以使学生随时体验到所学能被所用的成就感,使学生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实践”的循环过程,[6]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搭建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共同发展机制
幼儿园可搭建“师徒结对”机制、年级组合作学习的机制等,促进新教师共同发展。在“师徒结对”机制的搭建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园方在选择“师傅”时,除了严格把关外,还应放宽范围。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当师傅,优秀的新教师也应被选中。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也是对新教师的一种肯定。二是在机制中,园方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可进行“一师多徒”或“一徒多师”的搭配,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三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搭配,允许教师双向选择,保证教师们的自愿性和积极性。四是园方应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具有操作性、考核性、激励性的“师徒结对”机制,[7]以确保“师傅”无保留地教,“徒弟”尽全力地学,使“师徒结对”机制收到实效。在年级组合作学习机制中,可提前开展模拟小班新生入园一日生活情景培训,模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通过演练熟悉流程,增加新教师的信心。在幼儿入园后,年级组也可针对幼儿分离焦虑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三)加强家园合作,家长应更理解支持新教师的工作
家园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幼儿受教育的效果。虽现今社会提倡“家园合作”“家园共育”,但虐童事件的频发使家长对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更加敏感。尤其遇到新教师后,家长们认为新教师没有经验处理不好与幼儿的关系,更加敏感新教师的举动。研究表明,教师和家长的初期阶段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对幼儿入学后的各方面都非常有益,减少了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和提高了学习的坚持性等。[8]因此,入园前的家访是很有必要的。另,幼儿园应在幼儿入园前,开展幼儿分离焦虑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认识并接纳幼儿的分离焦虑。同时,做好园所宣传,只有家长认可幼儿园了,才能接受新教师。幼儿入园后,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家长入园活动,使家长亲身经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不仅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在园表现,便于今后更好的教育,同时也能看到新教师们的尽心尽责,从而更加理解支持新教师,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家园共育。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对幼儿成长的一大帮助。
(四)幼儿园给予新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撑与关怀
幼儿园给予新教师的心理支撑和关怀是十分重要的。新教师面对的重重挑战,使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需要有释放口。园方应及时帮助新教师找到正确的释放方式,给予新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撑与关怀。当新教师每天面对分离焦虑的幼儿时,难免自身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此时,园方应多关注新教师情绪,不定时慰问新教师,安抚其焦虑情绪,使新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园领导也应给新教师一定的心理支撑,做好新教师背后坚实的后盾。当新教师与家长产生误会时,园方应第一时间保护新教师,使其有足够的安全感,尽量不给以后的职业生涯留下阴影。另,园方也应建立诉说平台,使新教师在平台中释放焦虑情绪,在同事的鼓励下,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的积极态度会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并影响着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情绪表达方式与情绪管理意识。[9]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缓解分离焦虑情绪,活跃班级氛围,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对策[J].天津教科院学报,2010(6):63-65.
[2]张立新.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10-11.
[3]孔露.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及其干预策略--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角[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125-129.
[4]李岩,刘欣茹,齐易.幼儿入园焦虑的音乐治疗--基于"同质原则"的尝试[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3-118.
[5]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123-129.
[6]王玲玲.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教育实践行为表现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30.
[7]邱霜.幼儿园"师带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20-23.
[8]Maty Lou Fuller&Glenn Olsen编著.谭军平等译.家庭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4-91,390-396.
[9]但菲,梁美玉,薛瞧瞧.教师对幼儿情绪表达事件的态度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0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