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验室科学化合理建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伟博

  摘要:结合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文章对实验室科学、系统、规范化建设进行探讨,从制度管理、人员配置、开放性建设及安全问题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明确体制为先,制度保证,加强管理,是保障实验室科学化合理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017-02
   一、引言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承担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安全建设,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日益提高,实验室呈现出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功能渐次提升,科研和教学活动更趋频繁,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实验室的合理利用和安全性问题日渐突出[1]。如何最大化发挥资源效益,保障科研和教学工作合理有序进行,是目前实验室管理和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当前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的合理规范性不足
  目前,各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在合理规划、开发定位、资源配置及管理配套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2]。这是因为本科教学工作中,由于主观观念和客观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突出,导致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实验室仅满足课程设置要求。
  (二)实验室管理滞后
  实验室规章制度缺乏或不完善,管理机构缺乏或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统一,职能相互交叉,管理资源浪费,负责人不明确,缺少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偏低的人员占比较大,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针对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各实验室分割明显,无法有效进行统筹管理[3]。
  实验室存有大量生化试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危险性。目前,实验室管理中,仍存在对危化品管理不够严格、存放位置不执行药品特殊要求、使用登记制度混乱、防护措施不到位、废弃处理随意等问题。
  实验室仪器设备众多,操作复杂,精密仪器价格贵重,但存在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日常维护等缺少甚至没有说明的情况。另外,针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没有建立完整的使用记录、维护记录,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定期检查不及时,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影响使用。
  (三)人员管理存在不足
  目前,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人员职责不明确、以教学为主、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有限、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实验教学又负责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的情况,形成能力水平与责任承担不一致的管理局面。同时,在一些特殊仪器及具有危险性仪器的使用管理工作中[4],存在部分管理人员资质不足,无法满足管理要求的现象。队伍责任不明确,责任分配不科学,最终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工作质量下降,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另外,尽管目前高校内各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尽相同[5],但均存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甚至校外人员共同使用同一实验室的情况。
  (四)实验室开放性建设不足
  各学科实验室缺乏协调,仪器分散闲置和重复购置较多,无法形成整体优势。这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部分大型仪器、精密仪器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科研教学的实际要求。已有的开放性实验室存在无专人管理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例如,实验室准入制度不清晰,实验室门禁、水电管理不严格,仪器操作培训不到位,预约登记机制混乱,追责制度不完善等。
  (五)实验室安全问题突出
  生物實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危险化学品、水电隐患、压力容器等特殊仪器使用、病原微生物危害等方面。具体包括:(1)危化品的保管、使用登记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到位,使用人员对危化品的危害认识不够清楚,使用完毕后废弃物处理不规范;(2)水电设备配置不科学,设施布局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供电线路存在老化、超负荷情况;(3)压力容器缺少持证操作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同样情况在高温灭菌、高速离心等仪器设备使用中也存在;(4)实验人员在病原微生物等操作过程中自身保护不到位,样品存放及使用过程中没有按规范隔离,实验后样品未严格进行灭活处理。以上问题隐患,会妨害实验人员以及整个实验室的安全。
  三、实验室建设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一)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制
  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要理顺管理体制,从顶层设计到基础管理,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学校由实验室管理处、科技处及教务处综合制订教学及科研计划,立足本科生培养,根据院校总教学计划及目标,规范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严格执行实验课程安排。学院由一名领导分管,严格考核各系实验课实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管[6]。各系由系领导、实验室主任及实验室管理员组成实验室实际管理负责人。基于科研要求及本科生培养,定期检查教学规程执行情况、设备使用情况并及时对故障进行保修,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健全体制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分配、运行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7,8]。
  首先,人员管理。随着科研要求的不断提高,应相应提高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学历背景。以高等专科学院毕业为起点,大专、本科、研究生按办学层次优化相应人员比例,随院校层次的提高,高学历实验管理、技术人员的比例应增加。同时,职称结构比例应保证科学合理,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配置。同时,所有的实验室人员都应严格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本学科专业技能培训、实验室管理培训以及安全管理培训,设置安全知识考核,考核合格者允许进行实验设备操作,使用实验室。   其次,儀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及水平。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必须进行充分调研,评估各品牌相关型号仪器的性能指标,按照各院校购置程序进行操作。对于本科教学,应采用耐用、高性价比的设备,科研仪器则应首要考虑性能指标,从而保障仪器设备对本学科实验室各尽其用,并能够最大化发挥自身效益[9]。
  四、结语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数量及种类日趋繁多。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建设实验室至关重要[10]。当前,不少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尚存在问题,尤其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等方面。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为高校实验室的合理、科学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支琴,郭金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4):280-283.
  [2]何邦平,陈杰,钟如意,等.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13-114.
  [3]张羽,李鸿儒,鲍艳,等.完善制度导向和目标激励、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57(11):229-232.
  [4]蔺丽,李世雄,陈虹锦,等.大型仪器管理探讨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2):150-152.
  [5]赵学余,肖稳安,姚菊香.教学实验室开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17-19.
  [6]朱茂.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法治”——以某大学实验室制度建设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7,8(27):253-254.
  [7]周本华,张怀红.论高校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及其功能耦合[J].广东化工,2010,37(8):226-227.
  [8]刘佳琦.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3(7):39-39.
  [9]张思琦,靳辰飞,凌凯隆.建设高校实验室全开放管理体系促进大型仪器设备良性运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286-290.
  [10]项昭保,张鹏,舒坤贤,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235-2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2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