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楠
摘要:改革藝术设计教育,需以了解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改革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效率也才能得到提升。在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其基础造型能力的加强上,还需要对艺术设计的深入教育高度重视。文章首先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并指出了当前的三大突出问题;接着为改革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包括与时俱进、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等在内的五条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75-02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之现状
第一,艺术设计这一学科专业中存在更新缓慢的问题。从基本架构上看,必要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别:(1)基础课程,其中又包括素描、速写以及色彩三种;(2)史论课程,具体可再分为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两类;(3)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专业概念之类。基本架构纵然如此,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在于:艺术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处于随时更新的状态之中,如果高校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脱节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就很难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必要及时改良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更新这一学科专业课程的教材。特别是教材更新缓慢的问题,在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中一直比较突出——据了解,部分相关教材甚至五年都未能更新,完全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与知识发展的趋势。总而言之,艺术设计这门学科专业无论从内容角度还是从属性角度看,都必须紧跟时代浪潮,唯有如此,相关高校才能培养出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
第二,艺术设计这一学科专业中存在严重的盲目借鉴状况,课程设置欠缺应有的个性。当前国内存在许多艺术院校盲目引进西方院校课程、盲目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教学模式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当抱持审慎的态度和辩证的眼光。有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先进的设计教学模式固然存在一定的长处、可取之处,然而我们不可以因此就忽略同样重要的一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我们的“引进”与“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合理、适用于自身的基础之上。诸如前文中提到的那种情况,各相关艺术院校明显未对中西文化间的异同进行全面且理智的分析,进而引发了东施效颦般的后果。总而言之,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一大主要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绝不能让自己的学习与借鉴行为沦为表面化,比如仅仅是借鉴课程名称或者课时安排,等等。我们要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同时,力争办出自身特色。
第三,艺术设计这一学科专业中存在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一直以来,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理论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便是指导实践,如果教师、教材上所讲授的那些理论不能用于指导实践,那么它们将与空话无异。此外,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来看,这一专业本就有着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因此,我们在制订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要注重专业课程教学及理论教学实践性的加强,从根本上改变高校艺术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实践经验匮乏这一现象。
二、改革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之可行性路径
第一,做到与时俱进并注重学生自主创作欲望的激活。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着较强的时代性特点,教授这门课程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与时尚接轨。接下来我们重点说明一下激活学生自主创作欲望的重要性。设计贵在创新,如果学生仅仅是一味地临摹物态,停留在对物体的表面化表达层面,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会缺乏灵动色彩,显得较为呆板。为了鼓励学生针对所画物体进行个性化表达,激发他们的自主创作欲望,教师可应用一些现下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如依托多媒体平台,带领学生进行影视欣赏。以中外美术史课程为例,为去除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觉,教师可以借用一些优秀的影视资料,如《法兰西大革命》《穿普拉达的女王》等辅助自己的知识理论讲解过程,赋予讲解内容以新鲜的时代感,从而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主创作欲望。
第二,做到有计划、分层次地设定教学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课程定制。教师在制定学年专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讲究层层递进,不可激进,亦不可混乱。比如为大一年级的学生拟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巩固上;对大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则需要更进一步,要求他们进入“入门”状态;而面对大三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但需要带领学生专业且深入地刻画作业,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使用Flash、PPT等来向学生演示各种设计作品。在大的目标框架拟定完成以后,教师则需要在明确学生所处阶段与所需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课程。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基础教学阶段中,教师务必做到言简意赅及深入浅出,以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第三,实行资源共享策略,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体验。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而言,实现资源共享是绝对不可绕过的一步。为了使学生的实践体验更加丰富,教师既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程教学,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竞赛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另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外出进行实地考察与写生也是相当不错的体验方式。一方面,在高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文史馆与展览馆等,使学生得以在这种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写生,使学生获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对于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样大有裨益,因为学生在自然而又轻松的环境状态中更加容易萌发创作灵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四,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相关经验的交流。如今,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该专业更加侧重于经验的积累,而经验的由来离不开实践,因此,高校的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拓展,且将人才的培养方向调整为以应用型为主,在充分积累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紧密联系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经验交流。对于艺术设计课程实践经验的积累而言,至关重要的课程主要有二:一是欣赏课程,二是创作课程。接下来我们以艺术设计欣赏课为例,在该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如时尚感与幽默感兼具的广告设计等,带领他们一起欣赏作品的设计风格以及存在于其中的各种形式美法则,如色调与构图等。经过一番对具体案例的讲解,学生对艺术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接下来教师便可以带领他们继续参与到实践中,比如让他们做一份有关设计的虚拟作业。
第五,正确地认识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并确认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从艺术设计的现阶段发展趋势来看,要进行改革,须得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将培养的重点转移到专业实践能力这方面上来,在调整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把握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一主要目标。高校需要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创新力的培养作为出发点,积极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狭隘格局,给予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内的各相关学科以充分的关注与指导,不仅注重理论教学,还要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其培养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
三、结语
覆盖于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下的,其实是多种学科知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若各大高等院校再继续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其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将难以满足社会的相关用人需要。为了扭转这种不利趋势,高校需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大前提下,充分结合两类客观实际——社会的用人需求状况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以培养出质量与特色兼备的艺术设计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卫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文教资料,2006,(22).
[2]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3]王莉.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J].教育探索,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