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乐“做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秀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去外地讲学,讲学之前从桌子下面掏出一只鸡来,大家都很惊奇,不知陶老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陶老先生先是用手按住鸡头让鸡吃米,鸡挣扎着就是不吃。正当大家困惑不解时,陶老先生后退几步让鸡吃米,结果鸡很快吃了起来,联想我们的数学教学,感触很深。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肯学,那是因为他们成天在被动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不是主动地“做数学”。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以下谈谈我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喜欢“做数学”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事具有内在的兴趣。”一堂課成败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乐不乐”学习是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创设情境,正能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讲《有余数的除法》,设计这样一个开头:“大家愿意和老师做一个抢答游戏吗?”学生一听说要做游戏,立刻兴奋起来,一个个都特别来劲。“把16朵花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朵?”“8朵。”“把8朵花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朵?”“4朵。”此时,教师看着学生神秘地说:“把8朵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几朵?”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给懵住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教师笑着问:“能分完吗?”学生纷纷摇头大喊:“不能,还有2朵不够分。”“喔!既然不能分完,那怎样来表示?”学生这一下子可真被难住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由好奇而引发求知欲。这时的学习则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参与“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我组织学生在数学课活动中,先摸摸自己的数学书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在摸这些物体的表面上,问学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让学生比一比文具盒盖的面和课本的封面的大小,获得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面积的概念。接着让他们比较两张差不多的长方形纸的大小。全班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动手、动脑、有的想出一种方法,有的甚至想出了两种方法。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能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能体现“算法多样化”,“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三、操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又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什么叫“时”“分”“秒”,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道路上,我们只有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在“玩”中学数学,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知事理,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才能用丰富的内容,创造多彩的课堂,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全面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 徐国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