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阅读的主旋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毅强

  “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由此不难看出自古以来对读的重视。它不仅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策略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標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的语文教材的重大改动之一在于强化诵读,明确地增加了背诵篇目的数量。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颇重要的,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及情意。而在一年一度的语文比赛时,朗读也是其中一项,在教学上的重视度及分量可想而知。那么,什么是朗读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语文教材有感情地读出来。透过朗读,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是教学的最佳示范。学生透过朗读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朗读除了给学生示范以外,主要的目的还在辅助讲解课文,用声音把文字作最佳诠释。因此,当教师朗读时,学生必须专注看课文,以了解课文中的形、音、义,并充分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阅读方式,与孩子们相伴了整个童年,对孩子们的成长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产生极为深远的意义,让他们少些浮躁、多点情怀。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那么朗读究竟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朗读能够培养语感。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在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如教《少年中国说》一课,在范读课文时,注意把握总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情,以真挚、深情、高亢的基调,以铿锵有力的语气,将学生带入那激情澎湃的情境中。如第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指导学生用真挚、深情、高亢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的寄望,鼓励少年奋发图强,使用重音和较快语速,感受少年的激情与抱负。
   朗读可以增强记忆。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学语文,教师们都会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最终熟读成诵。琅琅书声,自古以来,无论是学本国语言还是外国语言,中国学生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每个学期的语文教材中,都有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要求小学生背诵,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也背不出,每次到这个时候,他们当中愿意大声地读的学生,没几分钟就能够背下来,而另外几个喜欢在心里读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朗读可以促进领悟力。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作用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指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深思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领悟力。
   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先是呈现瓜藤攀援图,有碧蓝的天空,有小小的房屋,绿绿的藤叶,青的红的瓜果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清新可爱)。这样使学生对乡下的屋前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学生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瓜、藤、叶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天乡村屋前的瓜架带给作者和我们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能对他们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就不会感到困难。
  朗读有助于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读书量的积累有时能产生质的飞跃。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走出模仿,走出属于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写作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它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物上去,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写作时便能够文思如泉涌,喷薄而出,即所谓的写作灵感。
  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再巧也会因为无“米”而“难以成炊”。对于读过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即出。
   从以住的教学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很注重朗诵,但是仅仅停留在纠正字音、熟悉课文内容等层面,学生对课文尤其是诗歌的理解,更多的是理性认识,而且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的知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显然不利于语文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正是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收获了几千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现在虽然不可能还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朗读,去体味,去揣摩呢?特别是学诗歌,尤其要重视朗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以读带讲的方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具体而形象地将众多朗诵技巧融会在一起,在课堂上利用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试读、巩固提高等环节,教会学生怎样美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结合对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读效果。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希望琅琅书声成为语文阅读的主旋律。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