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集合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名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著乃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思想结晶,里面承载的不仅是思想情感,也蕴含着大量的哲理思想。阅读大量经典名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非常重要名著教学。下文本人综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落实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名著之所以有名,之所以成为著作,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仅因为其文质兼美,更源于其内涵丰富。落实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名著的价值,并且重视名著阅读指导。综合本人教学经验来看,名著阅读教学的首先任务是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其次是提高学生名著阅读量,再者是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从影视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名著阅读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但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之后,而大量阅读又依赖于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名著阅读这件事情感兴趣之后,阅读才可见效。故此,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绝大部分经典名著都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我们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因为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往往比枯燥的文字更加感兴趣。不难发现,影视作品对于提高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大有裨益,如果电视台播放了某个比较热门的电视剧,那么与此相关的很多东西都会成为初中生聊天的主要话题。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为名著导读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以《水浒传》这一经典名著为例,四大名著中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兴趣往往比其他名著更低,这一方面源于名著内容,另一方面源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尝试将《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搬进课堂,筛选一些经典画面和视频,让学生对名著中的其他內容产生兴趣,从而自愿去阅读原著。
  二、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名著,丰富学生阅读思维
  当然,名著导读不是让学生读一本好书,而是尝试着读大量好书,从不同书籍中汲取不同的养分,以此丰富自己的思维。只有学生阅读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名著后,阅读理解的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思维能力才会最大程度得到解放。所以,开展名著群文阅读也非常有必要。本人的名著导读板块教学时,就以主题形式引导学生思维发散,通过构建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将多本名著串联起来,从而起到思维发散的作用。以《经典人物——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符号》为主体,给学生推荐了《借东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唐僧不识妖精》《宋江执着受招安》等四个篇章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共同探讨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学生要想全面了解这些人物形象,势必要仔细地阅读这基本名著,这就起到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思维的目的。
  三、绘制文化内涵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汲取名著精神营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着眼于大量的名著阅读之外,还要注重名著阅读的有效性,只有正确地阅读名著,才能真正在读中有所获、有所得。阅读名著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人物素养。阅读我国古代经典名著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只有把各类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心,才能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达到“学语文”与“学做人”和谐同步长进。所以,我们在展开名著阅读教学时同样可以名著的文化内涵为导向,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理解经典名著文化和内涵,掌握名著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从而在文本阅读中汲取养分。例如《论语》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以“仁”“礼”“孝”等内容去提高学生个人修养、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绘制以文化内涵为思维路径的思维导图时:首先,借助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师生共同确定出本课题研究的内涵要点;其次阅读相关章节内容时,指导学生提取相应的文化内涵相关语句;再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读文本内容,表达心得。如第一层为本次阅读的篇章,第二层为该篇章的主题词,第三层级写出自己的心得。如《论语·十二章》中的文化内涵思维导图绘制如上图。
  总而言之,读名著需静心、潜心。而培养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大量名著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相信,只有我们教师正确引导,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名著阅读一定会呈现“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灿烂。
  参考文献:
  [1]唐亚薇.新媒体背景下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黄娟.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策略[D].苏州大学,2017.
  [3]刘涛.高中生名著阅读的语文学习价值研究及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3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