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动态下的生成 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单立杰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师生和多种因素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参与教育活动的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也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预设多种可能性作出恰当选择,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生成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每个瞬间,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数学建构;课程理念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的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参与的基本教育活动,它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师只有把握好这种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了解动态生成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演绎精彩。叶澜教授曾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精心预设促进动态生成
预设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所作的设计。非常明显,预设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无形中使一些教师形成了以教材为本的思想,坚守死板的教案,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活动单一,缺少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平淡如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动态生成受到了教师的重视,教师钻研学生和教材,精心进行预设和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教师要适度把握。因为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生成,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机和活力;单纯依靠生成,缺乏精心、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度,追求动态生成,这也是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前提。
三、及时掌控教学流程促进动态生成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无疑增加了課堂上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几率,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针对其中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调整教学流程。例如,有位教师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本想遵循自己的备课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看图说出有几个7,再一步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我已经会背7的乘法口诀了。”随后,其他学生也应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流利地背了起来。怎么办?这位教师在愣了几秒钟之后,立马决定放弃原来的教学设计,从有些学生已经会背“7的乘法口诀”的现实出发,调整教学流程。教师顺势说:“同学们,你们真棒,没学过的口诀你们都会背,那还有不会背的同学吗?”话音一落,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教师抓住契机说:“还有几位同学不会,会的同学愿意帮助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准呢?”顿时,课堂沸腾起来。
四、适时转换学习方式促进动态生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内在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机会、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下收获成功的喜悦。
1.畅谈式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猜出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有的说是7点,也有的说是晚上7点。“那么电视上究竟是怎样标出的呢?”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的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我喜欢看的《第一动画乐园》就是在18:43播放。”教师顺机问道:“那还有谁最喜欢看哪一个电视节目呢?”学生更加兴奋,畅谈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师相应地板书了许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气氛轻松。
2.同伴共同探究活动
喜欢交朋友,和小朋友玩耍、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让学生以结伴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有的学生提出的“老师,我想和军军一起”类似的要求,教师应给予尊重,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心理愉悦的空间里大胆思考和交流,获得知识。
五、抓住“意外”促进动态生成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意外”,是与教师预设出现偏差的状况,它往往是动态生成的最佳素材。对此,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它会让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在教学“质数、合数”这一内容时,讲授结束后,教师习惯性地问:“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有什么疑问?”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奇数都是质数。”这是在教师意料之外的,此时,教师不急着下结论,只是微笑着望着其他同学:“是这样吗?”就这么一句简短的问话,引发了学生间的精彩辩论。小瑞说:“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比如,9是奇数,但也是合数。”小航说:“我同意小瑞的观点,比如,15、21、35都是奇数,但也都是合数。所以我觉得改为质数都是奇数才对。”大部分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观点。这时雯雯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样说也不对,2也是质数,但却是偶数。”小涛说:“那是不是这样说会正确一点?质数中,除了2都是奇数。”小涛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辩论到此结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面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平等相处、真诚交往、共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善待课堂中的“意外”,营造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六、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动态生成
宽松氛围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思维碰撞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点燃求知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到教育的契机,才能真正调动课堂动态资源。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新年到了,班級准备开迎新晚会。为布置教室,教师买了24串拉花,12个中国结,小红灯笼的个数比拉花和中国结的总数少7个,问:小红灯笼有多少个?因为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4+12=36(个),36-7=29(个)。计算将要结束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另一种计算的方法。我先用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求拉花比小红灯笼多多少个,列式为:24-7=17(个);再根据它和第二个条件求小红灯笼有多少个,列式为:17+12=29(个)。”为了验证自己的方法正确,他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听他讲解的同学纷纷发出赞叹,受他启发,又有学生想出了另一种解法,即:12-7=5(个),5+24=29(个)。学生的智慧和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实现了学法的多样化,创造潜力被无限激发。
总之,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成性教学将使小学数学教学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丁玉红.预设与生成下的数学课堂[J].读写算,2017,(20).
[2]林婧.如何掌握动态发展的课堂[J].学园,2016,(12).
[3]甄海慧.如何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J].科教创新,2015,(18).
(责任编辑 付淑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4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