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在古诗文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婕雅
摘 要: 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字精华,其中富含的文学精粹、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当前初中学生在进行古诗文的学习与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有效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不能充分地运用古诗词,难以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古诗文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中学语文;群文阅读;古典诗词;有效运用
群文阅读是指在课堂上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将一组文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引导学生进行立体式的自主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对于文章的主题有进一步深入性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提升。
一、 群文阅读的概念
对于群文阅读概念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各有见解。有的人认为群文阅读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不同于單篇的课文教学,而是通过课程概念的推广,通过课文文本阅读结合课外读物,以课文中的文本及主题来选择多种文章,或者主题类似,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集体式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同一类型的不同作品,对该类型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进而让学生能够认识文章的主旨内涵,进行自我的升华,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式的大量阅读,阅读同一系列的文章内容进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群文与阅读是群文阅读的两个重要方面。首先,需要保证文章的数量,而且要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才能够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教学作用。其次,通过群文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阅读、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够将阅读的内容得到真正的转化。
二、 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方式的重要作用
(一)弥补古诗文阅读量的不足,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古诗文的积累与古诗词的阅读数量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有所提升,但是仅依靠课内的教授,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教学中的古诗文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进行课外的阅读拓展。采用群文阅读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弥补当前中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不足的现状。老师只有在充分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上,才能够根据课堂时间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章选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弥补学生单篇古诗文阅读的不足,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内涵的理解。
(二)明确学习目标,突破古诗文教学的难点
由于古诗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学生很难对于古诗文的表达以及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从而加大了古诗文的教学难度。学生很难与作者表达的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久而久之,丧失了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采用群文阅读这样的方式,可以针对出现的同一知识点反复审读,从而促进学生加深其印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加深学生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了杜甫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选择杜甫的几首诗歌进行集中性的学习,体会杜甫诗歌中的隐忍以及精妙的特点,如果只是提供一首古诗,很难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通过多首诗歌的对比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特点以及诗风的了解,选择重点的词句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诗歌内涵以及诗人写作特点的了解。
(三)古诗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的阅读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聚合性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人知识的掌握,但是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采用群文阅读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聚合性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两首诗都是描写登高望远的,但是前者却营造出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而后者则通过“凌绝顶”和“览众山小”,来表达诗人壮心不已,蓬勃慷慨的心境。同样是登高望远,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心境也会有所不同,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更是不一样。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开拓。
三、 群文阅读应用在古诗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要重视文本的选择
文本的选择对于群文阅读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重视文本的选择。文本选择一般有三种方式:根据主题选择、根据作者选择和根据意象选择。
1. 根据主题选择
例如,在学生学习《夜雨寄北》和《次北固山下》的过程中,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思念的古诗,但是不同的是,前者表现了对于亲人的思念,后者则表现了作者身为游客对于家乡的思念,所以可以以表达思念为主题进行相关的诗词整理,可以让学生在集中的几篇诗词中阅读,感受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感,深入地体会诗词内涵,加深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感受诗词中作者对于友人、亲人与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2. 根据作者选择
刘禹锡是古代的一位诗人,其诗歌主要记录了他贬谪生活的忧患磨难,他用乐观豪迈的精神打破了贬谪文学的忧愁、孤愤,创作了豪迈乐观的诗文。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一股乐观豁达、超越苦难的情怀,可以以刘禹锡为线索,将他的古诗文加以整合,让学生感受诗人藐视权贵,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和磨炼的自豪,领悟诗人对于黑暗势力不妥协、不低头的斗争精神。
3. 根据意象选择
月往往是诗人所经常描写的意象,但是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不同的月也是具有不同的品格的。例如,李白的诗歌《峨眉山月歌》,诗人就表达出了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以及喜悦自然的感情。通过描写峨眉山高悬的那轮秋月,仿佛是与水一起拨动,陪伴着诗人远行,不仅衬托出了诗人离开家乡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独自行将的体验,抒发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情感。老师可以以“月”这个意象为群文阅读的主题,进行相关诗文的整理,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古代诗人对于月亮这个意象的描绘,增强学生对于文章内涵的理解和对于文章情感表达的深入性体会。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赋予了一线教师组织者的身份,让其通过阅读文本的选择组成群文,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了解古诗文的主题,深刻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缺乏投入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能彻底地使群文阅读的作用得到发挥,这主要是老师缺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文章没有进行大体的了解,难以形成文章学习的思路,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可以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将多个设置好的话题放在同一表格上,让学生先进行梳理。不但能形成比较阅读,更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课前进行预习。此外,老师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予以鼓励,在每节课前,老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收获的成果。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也要给予指导和肯定,充分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有效地促进群文阅读的开展。
(三)有效的课堂导入
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学生逐渐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所以老师需要趁机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引导他们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得他们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感悟能力有进一步提高。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技术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有效的相关内容的导入,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例如,在学习苏东坡的相关诗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先播放有关他的纪录片,这样不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够补充诗文创作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东坡的诗词。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群文阅读是需要利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的,所以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興趣以及学习效率,而不是通过单一的、相同的阅读方式。可以采用其他新颖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表演就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古诗文相结合能够丰富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将表演应用到故事性比较强的古诗文中,例如,《约客》《游山西村》《期行》等。采取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根据组内的人员进行角色的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表演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方式,更让学习趣味增加了,而且拓展了学生群文阅读的实践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了群文阅读的作用。
四、 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群文阅读能更顺利地实施,更有效地进行,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进而推动学生文学素养和底蕴的培养,同时,还能够陶冶与净化孩子的内心和灵魂,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孙杰.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丁万锐.浅谈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整合策略[J].教育革新,2019(11):29.
[3]李晓峰.合理规划群文阅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J].文学教育(下),2019(9):102-103.
作者简介:
黄婕雅,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2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