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金花

  摘要:低年级学生从识字开始步入了语文的系统化学习模式中,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地储备生字、生词量,逐渐将陌生文字转化为熟悉文字;这使得学生在文字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汲取书籍中的智慧。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识字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和困惑;教师应认识到当下识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引以为戒,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识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思考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思想,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消除学习障碍;促使学生在记忆与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展开语文探索。识字不仅要充满趣味性,而且应结合教材的文章内容进行识字累积;达到帮助学生释文断意、通读文章、构建知识阶梯的效果;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借助新认识的文字攀登阅读高峰,独立乘舟前行达到智慧的彼岸;同时,师生们可共同总结识字问题、一起摸索识字规律,在低年级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
  最早的识字教学,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史籀篇》,古人利用一些相似事物的对比辨识来达到识字的效果;现代识字教学,普遍地采用了一种“机械化”而又效率低的识字形式——“死记硬背”。这种形式老师通过“标识”阅读中的陌生字眼,随后让学生一笔一划去辨认和抄写来达到识字的效果;这种形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识字中出现“张冠李戴”式的错误,如错把“从”当成“丛”,把“早晨”写成“早辰”,他们难以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来区分文字;此外,小学生毕竟还没有能力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单一的识字形式恐怕会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长此以往,当学生们在面对课后大量的识字要求时,会备感压力和缺乏兴趣;而且,在识字之后,仍旧不能灵活地应用文字和理解文字本身的意义,会导致他们学习形式和思维僵硬,学习过程中屡屡碰壁。
  (二)识字缺乏规律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作为文化的符号,往往会蕴含多重含义;有些文字单看比较难识记,但整合到一个情景、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汇中,学生们反而能够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如“倜”字单独拿出来,学生很难辨认,但放入词组“风流倜傥”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立马念出来;还有地名,如“圳”字拿出来学生可能会念做“川”,但放入词组“深圳”中,相信没有学生会念成“深圳(〖WTXT〗chuān)”。但是,如今识字教学中,教师还是不善于发掘一些文字的巧妙识记方式,总是让学生独个文字的去记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章法,文字的储备量也远远达不到目标要求。
  (三)识字中学生较为被动
  目前,学生们的绝大多数识字过程都是处于教师的引导之下发生;他们很少去独立的识字,并且识字的积极性也不高;识字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识字较为被动——教师说如何识字,学生就如何识字。学生不会去找到文字的规律,也没有自己的识字方向,识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这使得他们对文字缺乏兴趣,对于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更是缺乏探索精神。除此之外,识字过程中教师的过多干预,也会导致学生们难以灵活地思考,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生硬”的识字,严重依赖教师和不能形成每天识字的习惯。
  三、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一)形象直观演示法
  形象直观演示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识字方法,从古延续至今;在传统的识记形式中,古人通过观察身边与文字相关的事物来记忆文字;而今,结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应与时俱进,且通俗易懂”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字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法演示给学生们,来取得更好的识字效果。汉字由甲骨文、金文等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其中不少字还保留了象形文字的特征;象形字本身就赋予了一定的物质形象,通过这种形象的对比,学生们不仅能够“借物思字”,还能够通过分析文字形态来检查自己的书写对错。如“目、云、月、雨”等字,教师可将文字转换为动态物体,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先准备“一双眼睛”的图片,随后展示“目”字的书写,接着将“目”字翻转过来变为横着写的“罒”,这时看起来就像“一双眼睛”,于是学生们就能够直接猜出其字义。同时,有的象形字还可以通过动态模式来演示;如“雨”变为一个倒立的“山”,下面有四个点;看起来就像是在下雨,将下雨的动态图与文字的变换结合起来,就会让学生们将“雨”字记得更加牢固。此外,一些文字还可以进行偏旁部首的拆分来识记,如“酒”字去掉三点水就是“酉”,就像是没有了酒的酒瓶。这种形象直观的演示,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把文字辨识变得更为简单,使学生们的记忆更为深刻。
  (二)猜谜语识字法
  猜字谜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将其应用到学生的识字教学中,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可帮助学生树立道德风范。”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字谜,或者是从汉字的“音、形、义”等不同的角度着手来创作一些字谜,让学生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中领会文字本身的内涵。如“一人”的字谜是“大”,“一加一”的字谜是“王”,以后当学生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很難写错了。有的字谜还包含文字本身的含义,如“一字十三点”谜底是“汁”,有很多点自然就成“汁”了;“一夜又一夜”谜底是“多”,一夜一夜的岂不是多呢?而且“多”字又是从“夜”字上拆分得来,十分有趣。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搜集一些字谜来互动,这既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识字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三)游戏识字法
  《吕氏春秋》中提到:“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而“游戏识字法”正是将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轻松的游戏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和鼓励他们进行总结的良好教学形式。老师可以举办“扮演小动物”的游戏,让同学们自主选择扮演小兔子、老虎等动物,老师则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文字;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或则团队合作的形式,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文字归类,类似于构建“失物招领”的情景来完成识字教学;如“小兔子”有关的文字有“胡萝卜、白色,青草、耳朵、跑……”,“老虎”有关的文字有“王、凶猛、黄色……”;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字常识,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应用方向,如:在以后描述小兔子的时候,学生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这个游戏,将相关文字应用起来。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每个人身上贴一个字,然后找到能够和自己组词的文字,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朋友”;老师可以鼓励他们“认识越多的字,朋友就越多,自己也会变得越聪明”,并且隔一段时间就开始新的“找朋友”游戏;学生们会发现自己认识了更多的文字,也交到了不少朋友,学习也变得更加有自信。   (四)生活识字法
  生活中处处都有文字的印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字;这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识记这些文字,还能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正如林肯所说“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识记学校通知栏、零食包装或者班级等生活场景中遇到的文字,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看动画片放松时,来随机地识记些字幕中的生字;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见字想物”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们喜爱的一些零食的實物图和名字投影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对应零食来识记和分辨;这种方法既可以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细致地观察,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字储备量。
  (五)童话识字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读童话,但他们由于识字较少,往往在阅读童话上遇到障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带有汉语拼音或者是篇幅短小的童话,潜移默化地来认识更多的文字;这种投其所好的识字方法,正符合陶行知“因材施教”的观点“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在课外时间和家长进行“读童话书”比赛——“你读一篇,我读一篇”;不仅能形成良好的阅读的气氛,孩子在读童话时遇到生字词还可以及时询问家长、相互交流。此外,还可以鼓励他们读一些“歇后语、俗语”等;如教师或者家长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很吃力的样子,来演示“九牛二虎之力”,以此来告诉孩子这句话的意思;这种识字方法让学生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从课本延伸到课后、从单一的文字辨识延伸更多文学形式和句式的记忆,形成具有逻辑思维的文字记忆。
  (六)艺术识字法
  如(俄)契诃夫所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将文字与艺术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也能将文字的识记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可以绘制或是在网络收集一些简笔画,将其融入某些文字识记中,因为简笔画教学与象形字识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写的文字上进行艺术创作,如“大”可以画成一朵花,或者鼓励喜欢唱歌的学生编创“识字歌”,如“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头就是夫……”,或者鼓励学生们在节日里给同学们写贺卡;还可以通过“我爱记歌词”的活动,来检查学生最近的生字学习情况等;总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其他的艺术形式与识字关联起来,打造更加轻松的识字模式。
  (七)工具书识字法
  识字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短期内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识字,但长远来看学生还是要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以及有针对性地增加识字量;因为随着学龄的增长和识字量增多,他们不可能总是依赖教师,而且通过阅读课外书来随机地增加识字量还远远不够;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遇到生字词时,学生们更应借助于“字典”等工具来搞定生字词。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字典的查阅方法,如“笔划查询”或“拼音查询”;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临摹字帖并自查自纠,了解自己对哪些字不熟悉或者笔画顺序书写有错误,以便于及时地查漏补缺、减少错别字和书写规范。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结语
  识字是一门基本功,学生只有在识字、认字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变得思维活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识字情况,帮助学生简化识字方式,使识字学习更加轻松、有趣;促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并且灵活地辨识与应用文字;让学生通过识字,降低学习难度和提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新国.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19(4).
  [2]冯文静.寻找识字的金钥匙浅谈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渗透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13).
  [3]钟娟红.浅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91.
  [4]陈云丽.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考试周刊,2016(95):41.
  [5]邵青.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2018(11):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5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