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诗词之美 析地理之因 悟诗人之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虞健 马超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将之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体会古诗词传递的情怀。品诗词之美,析地理之因,悟詩人之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多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地理;诗人;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热力环流;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112-02
  古诗词来源于生活,因此很多古诗词包含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将古诗词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可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热力环流”教学为例,探讨运用古诗词素材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策略。
   “热力环流”的教学目标是“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教材对热力环流的讲授只有两段文字以及一幅配图,内容略显简单。笔者课例设计的初衷是引入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使古诗词素材和地理知识相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饱满。因此,针对课例设计,笔者适当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运用示意图和知识导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以古诗词为载体,解释古诗词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品诗词之美,析地理之因,悟诗人之情。
   一、品诗词之美,导入古诗设疑
   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为学生播放配音诗朗诵《秋怀·园丁傍架摘黄瓜》(宋·陆游)。富有诗情画意的开场,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同时,也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笔者抛出问题:为何“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为何先到野人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上。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学习环节,积极性、求知欲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二、析地理之因,展现原理过程
   笔者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生成并且完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知识导图,接下来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简单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以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也为诗词情境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之后,笔者结合导入的古诗,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教学。
   1.情境设计(展示学习材料)
   材料一:《秋怀·园丁傍架摘黄瓜》(宋·陆游)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材料二:早在南宋时期,人们就已经感受到“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一地理现象。由于地表面性质不同、人为热源释放及大气保温作用等,城市的气温常年都会比郊外(或乡村)高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形成了城、郊(村)之间的热力环流,这种地理现象也被称为城市风。材料三:多媒体模拟宋朝城市和村野景观图片。
   2.教师活动
   (1)展示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片。(2)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3)在学生分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适时加入到部分小组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4)对学习小组生成的结论性内容给予评价和总结。
   3.学生活动
   (1)读一读:品读古诗。(2)画一画:结合诗词的后两句,在景观图上画出城市和村野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分析诗人产生“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种感受的原因。(3)析一析:结合材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4)议一议: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哪些?
   4.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情境与课堂导入相呼应,释疑“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通过模拟南宋城市和村野景观图,让学生“穿越”至南宋,感受当时之景,展现课堂张力;通过文字材料补充,为学生分析热岛效应这一地理现象的成因指明方向。而对于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及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等问题,教师可指导小组成员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人地关系进行讨论和热议。这些活动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念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悟诗人之情,积淀文化底蕴
   古诗词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培养学生挖掘诗词中包含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够从诗词中体会诗人所描写的诗词意境,在意境中感悟诗人的情感表达。地理学科与古诗词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上述教学片段的设计中,笔者在学生活动部分加入环节(5)。学生活动:(5)想一想:诗的前两句,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期所向往的什么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这首古诗虽然没有出现在语文教材中,但是语言精练自然、通俗易懂。学生读完后通过想象,能够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初秋时节的农家风光景观图,还可从这首诗的语境里,感悟作者所追求的清雅淡泊的生活以及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相契合的乡土情怀。
   四、用课堂之法,融多学科素养
   饱含文学气息的古诗词与地理学科融合,素材的选取与问题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且注重古诗词素材的积累,在授课时,可选取学生学过的、熟悉的或通俗易懂的古诗词,将之融入地理课堂。将古诗词作为情境教学材料后,教师可用专业地理术语创设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科渗透、学科融合后的地理课堂的生命力。
   作为这一学习方法的拓展,笔者设置的课后作业,选取了《夜雨寄北》这首古诗,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将课堂生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审美情趣和情感领悟融会贯通到课后作业中。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材料展示    材料一:《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材料二:展示我国西南川渝地区地形图。
   2.问题设计
   (1)读一读:读《夜雨寄北》,品诗文之美。(2)找一找:诗词中相关的地理要素关键词。(3)画一画:在导学案上的两幅“山、谷(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分别画一画白天和夜晚山、谷(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4)说一说:试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夜雨”的成因。(5)悟一悟: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体会一下描写手法的区别,并分析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
   3.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这首诗,学生找出并紧紧围绕“巴山夜雨”这一关键词,结合所学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增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感,笔者补充了我国西南川渝地区地形图,并加以简单介绍说明,让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落实到地图上。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素养。
   五、结语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地理学中的一些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地理原理过程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尺度,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原理过程,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应用。运用古诗词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富有诗意的地理课堂中品读古诗,在感悟诗风词韵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这是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的一个代表。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個发现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能用多种学科相融合的眼光去审视世界,要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用多种学科相融合的情感去感悟世界,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能力体系,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运用掌握的知识,实现天马行空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陈欢.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14).
  [2]王海兵.运用参与式教学提升高中地理教学实效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
  [3]赵金伟.地理新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20(02).
  [4]吴小红.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改进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geography teachers choose representative ancient poetry in teaching, and integrate it into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geography learning, 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s of ancient poetry transmissio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oetry, analyze the causes of geography, understand the poet's feelings,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can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ir multi-disciplinary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poetry; geography; poet; scientific spirit; humanistic feelings; thermal circulation; core competenc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4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