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阙群理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改革也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得明显改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寻求一种新颖、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视听并举等特点。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多源于好奇心,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则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积极学习,主动探究,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好奇心重,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他们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这些生活经验非常有限,往往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平时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充满幻想。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情境再加工,把它转变成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素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与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共同学习、游戏。多媒体技术不但生动形象,而且信息量大,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降低教学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能帮助低年级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变难为易,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教学“认识时、分”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时与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这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但是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Flash小动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同时转动。学生观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多媒体的反复演示,帮助学生找到时与分的关系:原来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也就是1时=60分。这样将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形象与抽象的统一。
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多次重复,不如靠理解而达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手段,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拓展思维的深度。
例如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件出示8个桃,学生思考:怎样分,每一份分得的桃同样多?学生操作后交流,课件依次演示不同学生的分法,有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桃;有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桃;还有的平均分成8份,每份一个桃。然后将这三种不同的分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不管你采用的是哪种分法,只要分一分后每一份的桃子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多媒体的演示、比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方法是多样的,把握了知识的实质。
4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及时评价学生,提高教
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多媒体可以随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教师适当评价、表扬,学生听了自然会很高兴,并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进行计算练习时,有些学生往往讨厌计算,认为计算既枯燥又费时,所以在练习时没有认真对待。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设计一组题型,每组3道计算题,依次写在蛋糕的每一层上,从下往上计算,计算全对的蛋糕上面的蜡烛会点燃,并响起热烈的掌声。笔者先请计算细心的学生回答,看到蜡烛为自己点燃,掌声为自己响起,这个学生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表现更加出色。再请马虎的学生来回答,由于计算错误,蜡烛没有点燃,大屏幕上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位马虎的小朋友惭愧地低下了头。在后来的练习中,他始终听得认认真真,做题一丝不苟。通过反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调整状态,投入愉快学习,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充分激活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等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6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