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还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桂芬
摘 要:文本的解读方式是阅读教学的前提。通过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既可以还原《边城》人物的情感逻辑,又可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不仅可以让读者读出小说清新质朴的美与爱,并且能读懂沈从文先生的热情与悲痛、真诚与无奈,读懂先生的赤子之心,这是以还原法阅读小说《边城》的最大收获。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 还原 矛盾 《边城》
王荣生教授曾专门论述过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取向问题,认为具体到阅读的取向问题,也即文本的解读方式,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性问题。他反问道:“文章解读的关键,难道不是在该问问题的地方会问问题吗?”(王荣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
如何找到“该问问题的地方”,并且一针见血地“会问问题”呢?我们在学习《边城》一课时尝试用孙绍振教授所论还原法进行分析,有了新的发现。
还原法首先强调发现矛盾,也即发现“该问问题的地方”。
在阅读的初期,学生针对《边城》提出的问题多琐碎而分散,并不能集中表现矛盾。笔者尝试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分类,发现有两类问题值得深究:一类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如开头部分翠翠为什么感到“薄薄的凄凉”?为什么“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又“觉自己哭得好笑”?为什么会胡思乱想惩罚爷爷?爷爷到城里的事情为什么不对翠翠说一个字?虎耳草有什么寓意?另一类是作者的情感,如小说中景美、人美、情美,作者为什么不安排完美的结局?这类问题是可以揭示矛盾、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深挖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其它相关的问题。
例如开头部分翠翠所感“薄薄的凄凉”,矛盾之处在于景的生机勃勃与情的凄凉孤寂。翠翠目之所见,渡口的景象是优美而生机勃勃的:“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鸟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学生凭直觉可以察觉到翠翠此处的“凄凉”有些奇怪,上升到矛盾就是外在与内心、热闹与凄凉、景与情的矛盾。
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还原的对象可以是语义,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景象。此处还原的对象是翠翠的情感逻辑。
情感逻辑的推理不同于情感特点的概括。概括情感的特点非常容易,翠翠的清秀、善良、聪慧等品质,读者一眼便可知,可是概括这些品质并不能弄清翠翠奇特的“凄凉”之感从何而来,即捕捉翠翠情感的逻辑是相对困难的。翠翠有没有感觉到渡口的美呢?应该有,因为这幅景色的视角就取自翠翠。美景并未引发快乐、喜悦的感受,那么情与景的矛盾必然与人物独特的情感逻辑有关,因为翠翠的情感逻辑超出了普遍的、纯理性的因果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与常规理性因果规律相反的。这一处矛盾暴露了翠翠情感世界的大变化,这个纯粹如水晶般的女孩子,在热闹的渡口感觉到的是孤寂,在温暖的红云下、生机勃勃的环境中感觉到的是凄凉。少女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萌动了,觉醒了,她忽然发现,自己的心事既无可诉说,又无处诉说。内心深处的爱情在萌动,可是翠翠生活的环境――渡口是相对封闭的,自己的处境其实是孤单的,与自己朝夕相伴的爷爷毕竟很难像母亲或姐妹一样同自己贴心交流。翠翠的“成熟中的生命”,生活的环境与经历,注定了她莫名的苦恼,也注定了她的“不讲理”,或者说成是异于常规的情感逻辑。这种逻辑对于别人是突兀的,不理性的,但对于翠翠而言却是真实的,自然的。翠翠的动人处、独特处就在这里。
一通百通,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但却说不清楚,与萌动的却莫可名状的爱情正相吻合;“忍受不住”“太平凡”的生活,却用“胡思乱想”惩罚爷爷,正是出于对爷爷的依赖与迁怒:祖孙二人既相依为命,有苦恼当然要找爷爷撒娇,可最亲近的爷爷也不能读懂自己的心事,当然要惩罚他一下。从温暖、热闹而生机勃勃的景物,到咀嚼内心薄薄的凄凉,再到忍受不住平凡的生活而胡思乱想惩罚爷爷,进而呼唤爷爷回来而未果,此时吸旱烟的过渡人敲烟灰的悠闲更加剧了翠翠内心的孤寂与不安,这时翠翠的哭简直是水到渠成了。当然,这是从翠翠的情感逻辑出发得来的结论,至于旁观者一定是不解的,所以文中说翠翠“忽然哭起来了”,“忽然”是说给不懂翠翠的普通人、理性分析的旁观者的。
有的矛盾难于发现,易于分析,隐含在对话里,即平时我们所说的“心口不一”。雷班说“我们说的话,并不是心里所想的……我们用语言掩饰心里所想的”,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种现象时谈道:“人物心理不是平面的,人物的语言也不是平面的。人的语言也像人的意识和人的感知一样有表层和深层的不同。……在小说对话中,人物很少直截了当地讲真话。只有在很独特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才讲真话,如在酒后或者特别的情绪爆发中……总之在情绪不受意志控制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还没有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语言时。”从这个角度看,人物的“心口不一”绝对是人物的意志控制的结果,也即小说人物独特的情感逻辑在起作用。
我们看《边城》节选部分(第十五节)祖孙二人的对话,爷爷夜里听到有人为翠翠唱情歌,次日又到城里明确了唱歌的主人是二老傩送,这里他想把傩送为翠翠唱情歌的事情告诉给翠翠,探听翠翠的意愿。有趣的是,明明心里郑重其事,爷爷却“把话当笑话说着”;而翠翠也一样,心里紧张得不得了,答的时候也是“当笑话答”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按上文的思路分析,是什么样的意志控制,怎样的情感逻辑造成了人物的自相矛盾呢?此类的矛盾往往是潜在的,一旦揭示出来,分析矛盾的工作就势如破竹了。因此,关键在于发现矛盾、揭示矛盾。
这段对话的动人处正是这种表面的荒唐(将婚姻大事当笑话讲)和内里的相互关爱、互为对方着想,以及结果的相互隔阂。我们读出了爷爷和翠翠内心的紧张与表面的故作轻松,读出了祖孙二人不约而同的心口不一,读懂了爷爷的苦心呵护与翠翠的懵懂多情,对结果的隔阂既扼腕痛惜,又深感无奈。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关系理应是亲密无间的,可是在小说中,恰恰是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都站在良善的出发点上,走向了沟通失败的结局。人物的真实内心与外在表述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沟通过程中起点与终点两端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的存在又是那么的自然与必然!矛盾的结果是下一个矛盾:人际关系越近,感情的心理差距反倒越远,这正是人类的情感世界中最真实而又奇特、最无奈而无可逃避的一条规律!《边城》美得像世外桃源,但总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挥之不去;桃源中人物的坚韧与他们在自然与人事、命运面前的不能自主,使得这份诗意的凄美唤起了读者最真诚的关怀。这是《边城》的宿命,也是沈从文先生的真诚所在。
沈从文先生说过:“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我们读《边城》,不仅读出了它清新质朴的美与爱,并且用还原矛盾的方式读懂了先生的热情与悲痛、真诚与无奈,读懂了先生的赤子之心,这是以还原法阅读小说的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编著.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绍振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郑桂华,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田桂芬 济南 山东师大附属中学 250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