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构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国志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认知的培养是毋庸置疑的,但重视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情感引导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感引导加大师生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师生互动
  
  英语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习的成功需要学生的智力支持,同时还需要积极的非智力,如动机、意志、兴趣、性格等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们内心的感情和态度的表露,是人类智慧的基础,从英语教学方面来看,情感是学生智慧发展的起点,也是英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和沟通的基础,可见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的。因此英语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提高英语成绩已经成为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外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最为突出的是Krashen的著名的“情感过滤假说”[1],赋予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语界的关注。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片面强调语言的学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的弊端已有一定的改观,但是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话题。据此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2001:6)
  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不是从外到内的简单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交互的结果。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导向”给学生的,知识是通过学生个性内部经验作用而建构,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协调完成的。因此有意义的学习是个人学习经验、情感体验融入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是要培养既用认知方式也用情感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一、消除消极情感阻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大学英语课堂,受到“应试”思想的严重影响,长期以来,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传授的是经久不变的词汇、语法等,而学生就机械地记忆和训练,其积极的建构性和创造性未受到培养。在某些程度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出现了障碍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任务,此时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学生知识的获得与否,未能深入研究产生障碍的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拒绝与教师合作,并不是因为知识的缺欠或兴趣的丧失,而是因为诸多消极情感的干扰,如自卑、紧张、恐惧等。其实,大学英语教学在情感方面存在着误区,忽视情感和认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情感发生与认知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与学习者与他人的关系因素。(Amold &Brown,1999)学习者个人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动机、态度等。焦虑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焦虑学习者常见的课堂表现是课堂交流意愿不强,生怕回答教师的提问,甚至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袋一片空白。在这种教学情景下,需要教师给予宽容与鼓励,要以饱满的热情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在乎他、关心他,帮助他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当中。外语学习中的动机一般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动力。引起动机必须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引起内在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个体动机受内外部各种条件的制约,而这种内外条件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从学生角度出发来满足兴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将学生原有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提升档次,促使动机提升,发生迁移。一旦学生具有学好英语的动机,他们便充满爱好与兴趣,学习就会投入并持之以恒。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要满怀爱恋之情,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教学专家曾说过:“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从语言的学习的规律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指挥者、管理者、促进者、信息提供者”。[2]因此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参与课堂活动,使得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具有交际互动性。这样,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地实现师生互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师生之间的融合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成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的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操练,而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智力活动的作用。英语教学应该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除了热爱教学工作,还要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利用表演、竞赛、游戏、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地增强认知效果。这就是英语教学中教师满怀爱恋之情所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情感
  
  在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的认知系统而忽视了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重视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一项研究表明,生动的直观形象的描述、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鲜明的对比等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情绪受到激励,受到美的熏陶。大学生虽然达到了成人年龄,但思想尚未成熟,可塑性依然很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情感角度着眼,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以形成情景交融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尔基曾说过:“不爱孩子,就不配教孩子。”这充分地表明师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热爱孩子,他会毫无保留地把爱给予他们,给予学生肯定、赞扬、鼓励,尤其是那些基础不好、成绩低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一旦学生缺乏自信心,那么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自卑感。但是他们还是想学好英语的,所以教师千万不要放弃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会激发他们对教师的尊敬与信赖,产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动机。实际上所有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教师给予的评价,从这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得到增强,这样才能培养师生情感,积极投入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当中。
  
  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性格
  
  以单纯的兴趣来推动外语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起明确的学习目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们的外语学习指明方向。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通过对学习目标、意义和结果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意志行为是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体现了人生价值的动机和需要,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的意志努力。在意志品质当中,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是非常迫切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从事自己不感兴趣但富有意义的工作。英语教学实践表明,性格在英语学习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心理学家们把性格划分为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在一定情况下,很难说哪种性格对英语学习更有利。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口语流利程度、模仿、听说方面容易占得上风,而内向型的学生在语法、翻译、阅读方面容易占优势。因此在一堂英语口语课上,外向型的学生比较主动,内向的学生就只有听的份。这样就需要英语教师去调控、去平衡,既给予外向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又不要忽视那些不爱发言的内向学生,给予他们机会与鼓励。这样,所有学生就会主动开口,潜能就会得到挖掘,形成乐于参与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
  
  结语
  
  缺乏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外语教师应通过各种技巧达到锻炼学生们的情感因素来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在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启发学生来自内心的自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1982.
  [2]H.D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rodu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