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亚敏

  摘要: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式学习成为新课改开展以来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字:新课改;数学教学;发展趋势;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94-01
  
  一、 前言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面临高考的重大压力,始终很难从减轻学生负担的号召下突围出来。尽管很多数学教师都试图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来开辟一个全新的数学教学工作局面,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思想上的束缚,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数学教学工作一方面应对升学压力,另一方面面对学生重负的尴尬局面。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定位,同时借助于以往教学方式改革的经验,对将来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实用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将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同时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适当的缓解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客观压力,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 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逐步由面向高考应试向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方向转化,明确的指出了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弱化了成绩评价的固定模式。作为一门工具类基础学科,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就高中阶段而言,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面向自身学科发展,更要兼顾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从而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针对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制定适宜的引导教学方式,不宜过分束缚学生的思维,或沿用初中的例题式教学方法,限制解题思路。围绕着教学内容,提倡学生多角度证明和多种解题思路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不断的对所实行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 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应是对知识学习的第一感受,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增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仅可以形成知识的互相促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下,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培养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学方式入手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丰富、生动的知识形式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进一步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兴趣与热情是学习最为原始的动力来源,一方面取决于课程内容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包括教师的教学魅力都可能是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来源,因此,要充分重视兴趣培养,启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灵感,提升学生的探求热情与知识的应用渴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跨过困难的成就感,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潜能的力量,相应新课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号召。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教”与“被教”的角色定位,灌输式学习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扭曲了教学的互动性。新课改提倡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承担教学的主导职能,打破了常规意识中的“讲”与“听”的分工界限。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通过科学、合理地内容安排,将话语权还给学生,提倡知识内容的讨论。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把握,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预留足够的空间,突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与驾驭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表现得到直观的教学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
  (三)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当前的各种学科都把“开放式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侧重点,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式问题,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易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倡学生多角度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培养的是一种数学思维与综合素质的结合。开放式问题的切入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不同,传统教学问题过于单一切形式死板,具有代表性但不具备展开性,因此,新教改的素质教育要求就是“开放式问题”设立的最终目的。
  四、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上,也随之进行较大的教学方式转变。因此,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新思路,提高教学工作的真实成效性,不仅是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最终追求,也是我国现阶段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殷佩敏, 陶春梅.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素质培养[J]. 高师理科学刊 , 2010,(01)
  [2] 高素环. 试论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的培养[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03)
  [3] 李汉龙. 数学素质培养[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02)
  [4] 刘小明. 关于数学素质培养的思考[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