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的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包建桂
摘 要:中职语文课程不断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寻找自己的出路,中职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更应该呈现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语文之诗意。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意教学;课堂
语文是职业教育领域里最基础的学科,对于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意义重大。近几年来,中职语文课程不断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寻找自己的出路,中职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更应该呈现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语文之诗意。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诗意
一个好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博学多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要吸收多元文化的精粹,要通晓历史政治,天文地理,文学军事,音乐绘画,集百家之所长,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意语文自然离不开诗意的教学语言,但诗意的教学语言并非只是一味的华丽、绚烂、文学化,那种大段的、话剧式的、独白意味的教学语言,常常是对“诗意”的一种“去诗意”。诗意的教学语言,关键在于它的表现力和穿透力。
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我的课就着力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使学生跟随着我渐入文章之佳境,翱翔于教材提供的审美天地,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跟诸多高尚的人物谈话,不知不觉之间,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一种何其诗意的课堂啊!
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用燃烧的激情,用丰厚的文化积淀,用一颗诗人般敏感的心灵去点燃课堂,引领学生渡向知识的彼岸。要创设诗意的课堂,必先把自己锻造为一个语言优美、才华横溢、风趣幽默、淡定优雅。诗意的语文课堂必情景交融,自然流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或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或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二、营造语文课堂的博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重”。意思是说,成功的教育必须依靠教师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才能营造语文课堂的博大精深。
特级教师韩军说,制造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会害人性命,那么制造伪劣精神产品,更是荼毒生灵,令人发指。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时,在使学生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其净化心灵,汲取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语文教育的博大就应该体现在祖国语言的精髓,饱览世界文化的风采,体现在它的真实、自由、个性,这也必定是做人的根本。语文课堂上我们不要教唆孩子说“神的话”――假话、大话、套话,也不放任学生说“鬼的话”――自私、冷漠、仇恨的话,而是要鼓励学生说“人的话”――真实、自由、个性的“人性”之话。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智慧
作为语文教师,或许一生我们都只是默默无闻地耕耘,无人喝彩地收获,但我们却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寻找其中的切入点,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以往的教育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了这种特殊性,因而教学活动走上了见物不见人的境地,课堂成了从事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场所。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有悖职专学生认知特点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样也是学生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和日常其它生活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是学生作为“人”在这个人生阶段中占据了相当大比重的重要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认知需要以外,学生作为人与在其它生活中一样,有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因而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发展中的各种需要,创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创建积极、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创设有挫折、有成功、有忧愁、有喜悦、有猜想、有惊讶、有思考、有活动、有交流、有争论、有笑声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每个短暂的45分钟里都能享受人生,获得对事、对群体生活的体验,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人格得到尊重,激发探索生命、生活意义的兴趣,体尝人生的美好与艰辛。
中职语文教师应守住语文课的三尺讲台,坚执于精神真实、自由、丰盈。师生同说真心话,人人自由思考,独立思考,言而由衷,保持个性,洗尽铅华,回归教育的人文之本。如此,中职语文教育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历久常青。
参考文献:
[1]周艳.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审美性.中学语文教学,2010.
[2]王松舟.诗意语文的再发现.语文教学通讯,2008.
(作者单位 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