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阅读内涵 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立夫

  摘要:语文教学通常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教学。然而,许多教师只是注重精读理解这一部分。岂不知,学生没有读通、读透课文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放手让学生学习,以不同形式的朗读,配以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从而使课堂增效。
  关键词:语文;朗读;引导;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教学一般都通过自读感知、精读理解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的教学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理解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却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作为教师在重视理解引导、体悟表达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语文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时,也一定要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其阅读感知
  教学中,教师是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的,所以,学习语文,必须让学生先读懂课文。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有些教师却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就可以了。
  二、精读、引导、感悟、莫让学生只是读
  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由于其知识面的局限必定有限,因此把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也是不够的。叶圣陶曾说过: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另一位名人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用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三、情之所至,自然天成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必须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出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怀念母亲》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哀伤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作者对两个母亲深深怀念与热爱的情感世界。因此学生读得极富感情,直至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伤感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而只有多读,才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进一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2001(06).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