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要讲“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小东
高三复习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规律、成因及原理掌握得不够系统、不够完整和不够牢固,致使回答问题时要么不全面,要么不知从何处下手,找不到知识的“切入点”。其次是阅读地理图表、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分析图表的习惯,致使图表材料中许多有用的信息不能被很好地提取和运用。再次是审题不仔细。究其原因主要是急躁粗心,缺乏解题的技巧所致。
以上这几个普遍存在于高三学生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如能得到较好地解决,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此,本人认为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三、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
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1.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2.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3.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4.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四、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高三地理复习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作者单位 四川省遂宁市二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