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卞黎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就感到自然、亲切,也就愿学、乐学。下面就如何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情境导入生活化
  情境的创设,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唤起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平行和相交》一课时,我根据学生体育活动中经常跑步和踢足球这一生活实际,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运动场的跑道和足球门的画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然后问:“跑道的白线、足球门的门柱、门柱和横梁都有着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还有我们教室的窗户、黑板的边、墙壁的边线、桌椅等物体,它们的边与边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和研究这样的位置关系。”这样就把学生由书本带到了现实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看、摸等途径来感受相交和平行,感受“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教学难点。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消除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通过学生举例,使大家对长度单位有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深刻地体会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真正意义。
  三、探究过程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的。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我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首先,复习迁移激趣导入。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图形卡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思考圆的周长指什么?怎么测量?其次,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各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铁环(学生们经常玩的铁环),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铁环的周长。方法一:用线绕铁环一周,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就得到铁环的周长。方法二:把铁环沿着展开的卷尺滚动一周,直接测出它的周长。方法三:沿直线滚动铁环,测出它走过的长度,除以它滚动的圈数,计算出它的周长。通过这几种测量结果一对比,得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周长数据。然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各组的铁环,观察其大小和它所对应的周长数据,猜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进行实验验证,巩固提高,这样通过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性,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练习生活化
  课堂练习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的实践到生活中去,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堂练习,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早晨小明吃了120千克面包,背起2克重的书包去上学。老师检查他的作业:“一个梨200千克”“3千克铁比3千克棉花重”。学生边读边笑,教师顺势引导,“可笑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大芹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415.htm